-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重点关注调整
音响重在调校? ? 常见一些发烧友,盲目地追求铭器及贵价器材,以为有了贵价器材就拥有了高级的声音。如此围着器材团团转,音乐没静下来好好听上一天,反而将血汗钱挥霍殆尽。当然,这是商家所希望的,甚至Hi-Fi业的兴旺也需要这些中坚分子的支持。这本无可厚非,有钱就玩吧,但问题的关键是:有了好器材后靓声是否就唾手可得呢?非也!他们往往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器材的搭配及调校,这是能让器材发出美妙悦耳声音的必要步骤。否则,你就是换齐全世界的器材,也换不来美妙动听的声音。这样的例子太常见了,象早些时候在广州白云宾馆展出的一对价值40多万的意大利音箱,你能说它不好吗?但重放出来的声音却是不太理想,低频浑浊不受控制,令耳朵嗡嗡作响。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搭配调校不当特别是摆位不好所造成的。抛开展会难出靓声的因素不说,展会期间我们几个发烧友到穗城一发烧友家里做客,器材全是Hi-End级,计有米格顶级的转盘,乐林顶级的前后级以及行家用JBL顶级单元打造的声箱,连线材价值几十万,按理说这样的系统应该是仙乐飘飘的,但不到十分钟,我们的耳朵却拒绝再听,尖薄、嘈杂、刺耳、音色不准确,将二胡演变“进化”成小提琴的声音。这应该是搭配不当、音箱摆位特别是听音环境的问题,因为这间听音室两侧面墙及天花板是光秃秃的硬面墙,缺乏应有的吸音措施,致使反射太强不耐听。空有一套好器材却不能得到好的声音,这就是残酷的现实!? ?? ?器材的调校,除去听音环境的调整和音箱的摆位等之外,器材的抗振也是值得发烧友重视的一个问题。它对声音的影响之大,完全出乎没有亲身体会过的发烧友的意料之外。也许一个小小避振道具的使用,就解决了你用几千元甚至几万元更换器材才能解决的问题。而真正做好了器材的抗振工作后,或许你会改变你对很多器材不公正的看法,如该器材的驱动力、控制力、解析力、层次感、分离度、瞬态、质感等问题。下面结合本人在实践中的一些心得体会谈谈有关器材的抗振问题。或许会对发烧友有所启发和帮助。●音源“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音源的抗振问题,发烧友应当将其作为发烧生活中的“头等大事”来抓。因为一套系统当中,头(音源)尾(音箱)是影响声音的两个关键部分,特别是CD机,对振动显得尤为敏感。对此,我深有体会。我的一台先锋PD-T07A CD机未搞好抗振工作前,只要在搁置CD机的机架上轻轻一拍,即刻死机,但做好抗振措施后,就算重重一击,机器也照样正常工作。你说应不应该做好抗振工作?音源的调整主要是放置水平和抗振的问题。CD机一定要放置得平整,不应有的倾斜角度,否则影响机器的读碟能力,有条件最好是用平水尺度量一下。音源最好是放置在一个单独的机架上,以防止其它器材工作时的振动对它的干扰。如果实在是没办法,也不要和功放叠放在一起,特别是不要放在功放的上面。机架的材质对声音的重播也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一般来说,木制机架的声音温暖厚润有韵味,但低频的解析力略差;金属机架则层次感好,解析力出色,但声音过于冷艳、硬朗。至于使用哪一种,则要视实际声音表现和各人的听音口味而言,或是二者互补,在原木机架下面装上金属脚钉。但我更愿意使用原木制作的机架,取其有韵味和耐听的声音特点。我是这样处理我的CD机的:用四粒(也可以用三粒,一般前二后一呈品字形,声音会略有不同)半原木半金属脚钉(原木部分用檀木做成,两边平头,金属部分一平头一尖头,将螺母部分打入檀木里面,然后旋入螺钉即成),然后在檀木平头的面涂上一层橡皮泥与机架接触,金属钉尖朝上,托起一块与音源面积大小相同的原木板,最后再将CD机放在这块原木板上,再移动脚钉对准CD机的四个脚垫位置的正中央(这一步骤极为重要,因为脚钉在木板的不同位置就有不同的声音效果,以我的经验而言,只有脚钉对准CD机脚垫的正中央位置时,声音最为干净透明,质感也最强烈,声场最稳定),做完以上工作,还要用水平尺校平音源的水平角度。至于在音源顶盖上放置抑振小道具,则是另一种玩法了,要不要在CD机上面放置校声物品,则要视该CD机的结构及与其它器材搭配的实际声音表现而定。如果你的CD机是轻飘飘体形的,那么最好或者是一定要放上一块原木抑振板或其它物品抑振,又或是这套系统的声音虚浮臃肿混浊不清的,那么也请放抑振物品,这样声音会更凝聚更沉实。但如果你的CD机够重又或是系统的声音死实沉滞不够松弛,那么就不要雪上加霜了。放置抑振物品在音源上面,一般遵循这样的原则:太轻了,声音会虚浮、散乱;太重了声音放不开,没有活力,受压抑。只有找到最佳平衡点才OK。至于各种道具的声音表现,大致上都和该物质的质地特性有关。如铁的冷、木的暖、石的硬、水的柔(见过发烧友用水袋压放在CD机上面,效果也不错)。CD机顶盖上的位置有三处是比较关键的:一是转盘的位置,二是电源变压器的位置,三是输出端子的位置。只要在这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