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西菜、红楼菜及津菜渊源关系.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水西菜、红楼菜及津菜渊源关系

水西菜、红楼菜及津菜渊源关系话说天津菜,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曾经辉煌一时。再往前推,可追溯到康熙年间的聚庆成,到以后的通庆楼、八大成。有一度,天津曾被誉为全国的“食都”,有“吃在天津”之美誉。怎见得?有颂文为证: 候沽水阔,风味江南。江南者,国人安心之所矣。 余瞰津门,衔燕山,扼沧海,龙头潞卫,浩荡苏杭。一蓑烟雨添花,潇潇雨歇春流。养育出九河下梢、九五之门、九方杂居、九国租界。水脉、人脉、文脉、物脉之福地;侯后贾民五百,文人饕客水西,演绎了康乾驻跸,满汉全席,雪芹著书,糟鲞珍奇。纳三江两湖,扒(火笃)熔特技。 至若应时到节,春螯黄?,夏?鳎目,秋刀河蟹,冬韭银鱼,烹出鲤鱼罾蹦,燕翅通扒,紫蟹七星,对虾香玉。乃通庆一兴,真素两园,聚成八大,清真九楼,齐鲁十庄。出自周官易牙,奇才五道,王府八辈,官私十家。皆为鼎调五味,火中取宝之高手也。 嗟夫!观吾津门食道,非道,非非道,妙在海纳百川,独树一帜。食之,则道亦乐,悟亦乐。和亦乐,品亦乐。何以乐?食在安心哉! 这就是笔者对津菜形成及其曾经辉煌的感悟。颂文中有“侯后贾民五百,文人饕客水西,演绎了康乾驻跸,满汉全席,雪芹著书,糟香珍奇。”之句,是说当年的天津水西庄与红楼菜、津菜的形成与发展有着特殊的渊源关系。 过去,人们谈论起天津的文化,较多的是商业文化、漕运文化、民俗文化、小洋楼文化等,而很少提及天津的雅文化。实际上,这样的认识是不完整的。天津建城年代虽然不久,但是,在传承五千年的民族传统文化上,至少在中国近代史上也是占有重要篇章的。梁启超凝思于饮冰室,万家宝跨出南开园,王襄于肆间发现龟板,李叔同曾饮海河之水。均为吾辈引为自豪。而早在清雍乾年间,运河之畔的水西庄就已经聚集了一批优秀的京华文人、钱塘学士,津门才俊、江南名流,诗和酬唱,佳作迭出,成为活跃一时的文艺雅文化“沙龙”,折射出当时天津文化的熠熠光辉。水西庄是大盐商查日乾筑造的文化庄园,位于城西北三里南运河畔,占地百亩,始建于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水西庄的自然环境与景观幽雅精致,面向卫水,背枕郊野,凭河造景,巧夺天工。园内楼台亭榭的命名富有诗情画意,如揽翠轩、枕溪廊、数帆台、藕香榭、花影庵、泊月舫、绣野笤、碧海浮螺亭等,折射出浓郁的文化氛围。水西庄主人查氏父子风雅好客,广交四海名土,会聚庄园,吟诗作画,切磋学问。以致“名流宴咏,殆无虚日”。正如周汝昌先生所言,水西庄不仅仅是花木亭台的风光,而且更蕴涵着巨大的历史文化的丘壑。 引起水西庄更为火爆的原因是乾隆帝于十三年、三十六年、三十八年、四十一年的四次驻跸水西庄。是什么原因使得皇帝以帝王之尊,多次驻跸一个盐商的私家园林呢?其深层次的原因是乾隆―改过去雍正对盐商的镇压政策,而采取怀柔政策。这种“以宽为政”的具体做法就是与盐商直接对话,听取代表人物的意见,达成朝廷与盐商都能接受的政策。这样,盐商们自动交出了巨额银钱,换来了若干特权与保护,朝廷则充实了国库。再一个原因,就是水西庄主人财力雄厚,精美的饮食“直追大内”。 《沽水旧闻》有“寿包含鬟阔查开小宴”一节,说:“俗谚中有阔查二字,言局面阔绰也。言则言矣,欲见之楮墨,不知查音究用何字为宜,实则指查三镖子而言也。查为沽上巨富,穷奢极欲。挥金似土。乾隆耳闻其名,自叹弗及。查于宫室狗马衣裳之外,最考究食品及婢子。庖人之善一技者必罗致之。故查每宴客,庖丁之待诏者,在二百以上,盖不知使献何艺、命造何食也。”该书另一节说:“乾隆时,津门盐商查三镖子者,富堪敌国。集各省之庖人,以供口腹之腴。下箸万钱,京中御膳房无其挥霍也。”由此可知,水西庄的厨师来自各省之“善一技者”人数多达200多人,有些著名厨师是重金聘请来的。厨师中的多数聘自京津地区,有些则聘自四川、山东、江苏、江西、湖南、湖北、河南、陕西、广东、云南、安徽等地。来自浙江、江苏、江西、宛平、天津者,多为亲友所荐。来自湖南、湖北、河南、陕西、四川、云南、广东、广西者,多为查氏子弟在外居官返家时带过来的。这样,便使水西庄的饮食包含了从宫廷到各省的名肴佳馔,成为中华名吃的荟萃之地。庄园设有规模庞大的“膳房”,大批名厨待命掌灶,制作菜肴的品种和口味四季有别,供奉主人的层次及辈分有别,用料非常精细考究,以“鲜”、“嫩”、“名”、“贵”为特点,名菜云集,珍馐俱各,规格高超,下箸万钱,令人叹为观止。乾隆帝驻跸水西庄时,朝廷官吏及皇亲国戚随“安福舻”号龙船而来者有数百人。加上地方官员与寄寓水西庄内的翰墨名流,在庄园内花天酒地,日夜挥霍,为皇帝搞出由128道茶点及菜肴组成的满汉全席。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满汉全席有一个形成与完善的过程。清初,宫中行满食。康熙年改为满汉并用,乾隆年间改为满汉合一。到了清末,满汉席日益奢华。首先是规格高,菜品多,要分几顿甚至几天才能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