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刺多穴针法治疗新生儿臂丛神经麻痹68例.docVIP

浅刺多穴针法治疗新生儿臂丛神经麻痹68例.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刺多穴针法治疗新生儿臂丛神经麻痹68例

浅刺多穴针法治疗新生儿臂丛神经麻痹68例(1?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河北056002;2?邯郸市第五医院;3?广东省邮电医院) [摘 要] 方法:对68例新生儿臂丛神经麻痹患儿,随机分为针刺组和营养神经药物组进行对照治疗观察。? 结果:针刺组的痊愈率、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药物组(P<0?01)。? 结论:针刺疗法是提高新生儿臂丛神经麻痹治愈率、降低致残率的有效方法。? [主题词] 臂丛;麻痹,产伤性/针灸疗法;刺法ObservationonClinicalTherapeuticEffectof68NewbornswithBrachialPlexusParalysisTreatedwithNeedlingMe thodofShallowPunctureofMultiplePointsDingJianping1,YuLin1,CaiHongyi ng2,etal.(1.HospitalAffiliatedtoHandanHigherMedicalTrainingS chool,Hebei056002,China;2.HandanMunici palFifthHospital) [Abstract] Purpose Toobservethetherapeuticeffectofacupuncturetreatmentonbrachialp lexusparalysisofnew?borns.Methods Sixty?eightnewbornsofbrachialplexusparalysiswererandomlydividedintoacupu ncturetreatmentgroupandmedicationgroup,andtheirtherapeuticeffectswerecompared.Results Boththecuredrateandthetotalef?fectiverateintheacupuncturegroupweresignificantlyhigherthanth oseinthemedicationgroup(P<0?01).Conclusion Acupuncturetreatmentisaneffectivemethodforbrachialplexusparalys isofnewbornsinincreaseofthecuredrateanddecreaseofmutilationrate.? [Keywords] BrachialPlexus;Paralysis,Obstetric/acupther;NeedlingMethods 新生儿臂丛神经麻痹多见于第1胎足月正常体重或过重的新生儿,常有胎位不正、难产史,在分娩过程中臂丛神经受到过度牵拉致伤。完全性臂丛神经麻痹常遗留严重的伤侧上肢功能障碍、肌肉萎缩,药物治疗收效甚微。笔者自1992年6月~2001年2月对68例患儿进行针灸治疗与服用营养神经药物组随机对比治疗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患儿68例,年龄最小20天,最大1岁3月。按就诊顺序的单双号随机分组,单号为观察组,接受针刺治疗;双号为对照组,接受药物治疗。观察组38例,其中男25例,女13例;年龄最小22天,最大1岁3月,平均30天;病程最短26天,最长6个月,平均90天。? 对照组30例,其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最小20天,最大1岁1月,平均35天;病程最短68天,最长1年。其中4例家长拒绝药物治疗而选入观察组。两组在性别、年龄、病情严重程度上基本相似。 1?2 诊断标准参照金汉珍《实用新生儿学》第2版。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取穴:肩?、曲池、手三里、外关、阳池、合谷、内关、臂?、极泉、抬肩(肩峰前方直下1?5寸处)、阿是穴。配穴:屈伸无力配肱中(天泉穴下2?5寸处)、臂中(腕横纹与肘横纹连线之中点,两骨之间)、外关;举臂困难加刺天宗、举臂(肩峰前下3?5寸处)、治瘫(肩锁关节锁骨头下方凹陷处);手外旋加刺少海、后溪、内关;手内收加刺阳池、阳溪、列缺;手腕下垂加刺外关、阿是穴。? 操作:常规消毒,采用轻刺不留针、浅刺多穴的方法治疗,一般施平补平泻法。以上各穴可交替使用,针刺完毕后,用频谱灯照射15~2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间隔2~3天,再行第2疗程。 2?2 对照组服维生素B110mg3次/日,维生素B610mg3次/日,腺苷钴胺片125~250μg3次/日,1个月,结合局部按摩1次/日,10次为一疗程。? 两组在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评定标准对新生儿臂丛神经麻痹的疗效评定尚无统一标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