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内经》调整阴阳气血之针法
浅谈《内经》调整阴阳气血之针法(嘉兴市新丰中心医院,浙江314000)
摘 要 结合多年临床应用浅谈《内经》刺法特点:(1)辨病性阴阳,选穴与刺法宜相应。(2)辨病位而审经脉,远近穴相配以调气血之功效。(3)辨病变先后、主次、上下,而施行不同的治疗原则和取穴方法。
主题词 调整阴阳 《内经》 调和气血 综观《内经》论刺法,可概分为辨证用针和行针调气两大类,调气的主要内涵是调整机体阴阳气血平衡。如《素问:”谨察阴阳所在调之,以平为期。”《灵枢:”用针之要,在于知调,调阴与阳,精神乃充,合形与气,使神内藏”,都说明针灸是通过调神调气来调整机体失衡的阴阳气血,从而达到治病的目的。后人曾将《内经》这一整体阴阳平衡理论和针刺大法称之为”阴阳针法”、”阴阳平衡针法”。现从笔者多年来在临床上的应用谈几点粗浅体会。
1 辨病性阴阳,选穴与刺法宜相应按八纲辨证,病有阴阳、虚实、寒热、表里的不同证型,而以阴阳为总纲。《内经》从阴阳胜复的变化,指出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盛则热、阴盛则寒的病理,可以”刚柔”二性冠之。如《素问:”审其阴阳,以别柔刚,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定其气血,各守其方”。凡热实在表属阳之病性谓之刚,凡虚寒在里属阴之病性谓之柔。刚性之病宜用泻的手法以泄热泻实,柔性之病则宜用补的手法以温经补虚。这是刺法上的一个基本原则。
在具体辨别病性时,首先应区分是脏腑病抑或是经脉形体之病以区分内外而别阴阳。大凡脏腑病而形于经脉体表者,当按脏腑阴阳辨治。例如,慢性胆囊炎患者往往既右胁及脘腹部隐隐痛又伴有肩胛部酸痛,根据腹阴背阳和胁为肝之部的阴阳分属范围,当可判定为阴病及阳,但其病位在于胆,据其疼痛为肝胆俱实,故应从阳刚之病而取阳陵泉、外关等手足少阳经穴并施以泻法行针,往往可止痛于俄倾之间。又如慢性肝炎患者,肝区胀痛而又有惊惕、失眠、心烦太息等症状,按脏腑辨证属于肝实而胆虚,病乃由阴而及阳。当泻肝而补胆,故先取肝经行间行泻法,后取胆经丘墟行补法,其效亦佳。
对于形体外经之病,则重在辨别寒热痛痒与有形无形而区分之。《灵枢:”病痛者,阴也,痛而以手按之而不得者,阴也,深刺之……痒者,阳也,浅刺之”。《素问:”病有形而不痛者,阳之类也,无形而痛者,阴之类也”。按痛症大多为寒邪凝滞于经脉筋骨之间。寒为阴邪,按之不得者,为病在深部。二者均属于阴,故宜深刺,而应用泻法以泄邪。痒者属于卫气壅遏,外显形肿不痛,为浅表属阳之症。故宜浅刺补法以调营卫。在临床上如治寒性坐骨神经痛,其痛痒而无肢体红肿,病部较深沉故常取环跳、承扶、委中、承山等穴深刺行泻法,以疏经气祛寒痹,如浅刺则效逊。相反如治下肢皮神经炎,其大腿外侧表皮麻木而深部知觉如常,故只需应用扬刺、豹纹刺等皮部浅刺法。类此,前贤对于体表四肢疾病有”酸痛属实、麻痒为虚”之说。实为针灸临床上分辨虚实阴阳之要言。
2 辨病位而审经脉,远近穴相配以调气血针法和灸法是通过刺激体表腧穴来调整气血升降平衡,从而发挥其治疗作用。根据《内经》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的脏腑经络相关理论,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的内外相应、上下相通、表里相合以及经络的交叉、交会构成了网络系统,疾病的内在变化,必有外在反映可察,故而可按病痛部位循经脉所辖属范围来辨证取穴,这是《内经》整体阴阳平衡针法的主要内容之一。《灵枢:”肺心有邪,其气留于两肘;肝有邪,其气留于两腋;脾有邪,其气留于两髀;肾有邪,其气留于两?。凡此八虚者,皆机关之室,真气之所过,血络之所游,邪气恶血,固不得住留,住留则伤筋络骨节,机关不得屈伸,故拘挛也。”说明脏腑病可反映于体表和这”八虚”之部与内脏密切相关。同样,在肘、腕、髀、?部位取穴可调五脏气血而祛邪。至今在临床上如治咳嗽咯血时取尺泽、孔最,脾虚湿热下注取环跳穴可治带下等等即是。
根据病位所在,从经脉所辖区域循经取穴还涉及局部穴与远道穴相配而调节经脉气血升降的问题。明代针灸家杨继洲有”经络分野”一说,认为”人身之气有阴阳,而阴阳之运有经络,循其经而按之,则气有连属,而穴无不正,疾无不除”,并根据阳明在前、少阳在侧、太阳在背的经脉循行规律,视病位所在选用某一相关经穴而刺之。
笔者在临床上常据不同疾病取远近相配。凡上虚下实者,局部穴用补法,远道穴用泻法;上实下虚者,局部穴用泻法而远道穴用补法以调节其虚实阴阳,较单取远道穴的效果为好。例如胸胁肩背部的常见痛症,按经络分野取穴,颈部落枕样疼痛,颈项转侧不利,近取天柱,远取合谷;肩胛冈上痛者,近取曲垣,远取养老;胸膺部痛取中府、尺泽;胸脘痛取膻中、中脘、内关;腋胁痛取大陵、阳陵泉,均据虚实以分施补泻。四肢关节及软组织损伤,虽大多为局部病灶,但经气阻滞必有碍于气血阴阳之升降,也需视病位所属经脉,手足同名经相应而取。举肩周炎为例,凡痛点在肩?穴,远取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浅议学生学习小学数学创新能力.doc
- 浅议宝鸡峡会计电算化发展趋势及对策.doc
- 浅议实施数学教学观念转变.doc
- 浅议对劣质汽车制动液质量研究.doc
- 浅议对岩土工程勘察基础问题研究.doc
- 浅议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初步研究.doc
- 浅议对病人家属心理护理.doc
- 浅议对腹股沟疝患者围手术期护理.doc
- 浅议对高三学生进行生物能力训练应对策略.doc
- 浅议对高职学生管理工作.doc
- Unit 6 Get Close to Nauture Lesson 22 -课件-2025-2026学年度北京版英语四年级上册.pptx
- Unit 7 Be Together Lesson 23 -课件-2025-2026学年度北京版英语四年级上册.pptx
- 2025食品饮料行业AI转型白皮书-2025食品饮料行业数智化转型领先实践.pdf
- Unit 7 Be Together Lesson 24 -课件-2025-2026学年度北京版英语四年级上册.pptx
- Unit 7 Be Together Lesson 25 -课件-2025-2026学年度北京版英语四年级上册.pptx
- Unit 7 Be Together Lesson 26 -课件-2025-2026学年度北京版英语四年级上册.pptx
- 2025年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考试题库完美版.docx
- 软件公司员工考勤异常处理.doc
- 2025年土地登记代理人之土地登记相关法律知识题库500道及完整答案【有一套】.docx
- 2025年四平职业大学单招职业适应性考试题库含答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