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根生为全民健康加杯奶.docVIP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牛根生为全民健康加杯奶

牛根生为全民健康加杯奶他,生下来一个月,就被卖到别人家,14岁失去养母,19岁失去养父。挨过饿,受过冻,申请过救济; 他,自出生后,就和“牛”结下了不解之缘,身不由己姓了牛,断了母乳换牛乳,然后是养奶牛,做乳品,卖牛奶; 他,用了6年时间完成了“从一名刷瓶工到副总裁”的角色转变,又经历了“从副总裁到流放者”的人生坠落; 他,41岁创办了蒙牛企业,结果创造了一个奇迹:3年后成为“速度冠军”,5年后成为“牛奶大王”,6年后冲刺全球第一; 他,不恋财,奉行“财聚人散,财散人聚”的经营哲学,始终过着普通人的日子,将价值数亿的股份悉数捐出; 他,就是蒙牛乳业集团的总裁――牛根生。 牛奶 最接近完美的食品 记者(以下简称“记”):您的最高理想是为每一个华人身体健康加杯奶,这也是您一直追求的事业目标,请谈谈饮用牛奶与全民健康之间的联系。 牛根生(以下简称“牛”):牛奶是“最接近完美的食品”,也是世界上唯一被立法的食品。欧美发达国家,多数通过立法来确保公民饮奶,特别是保障青少年学生的饮奶;就连我们的东隔壁日本,南邻居新加坡,也有关于饮奶的立法。 早在1999年,就有调查报告说“日本青少年的身高超过了中国青少年”,实际上这不仅是体格问题,也是国民素质问题。教育是“第一个希望工程”,我们认为,饮奶应该成为我们的“第二个希望工程”。我国许多竞技比赛,并非技不如人,而大多输在体能上;一些科学家英年早逝,也不是由于智力问题,而是因为健康问题,身体如果罢了工,再聪明的脑袋也不得不划上句号。教育与饮奶都要从孩子抓起,一个健脑,一个强身,两个“希望工程”好比“两条腿”,应该伴随人的一生。 “农户每家一群牛,致富小康不用愁;市民每天三杯奶,和谐健康齐上来!”我认为,中国乳业的发展,是值得全民关注的一个大课题,它有可能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破题方向之一。 记:蒙牛牛奶在历次“消费者综合满意度”评比中列同类产品第一名。这方面蒙牛是如何做到的呢? 牛:在牛奶安全管理方面,我们强调“产品等于人品”“产品质量的好坏就是人格品行的好坏”。我们一直都非常注重牛奶生产的每一个环节,在产品设计上,我们创造性地采取了两项举措:“一净一稠”,确保餐桌上的牛奶的高品质。 “一净”着眼于卫生,用的是“加法”。我们建起了中国第一个奶车桑拿浴车间,奶罐车从奶源基地每向工厂送完一次奶,都要在高压喷淋设备下进行“三洗”,酸洗一遍,碱洗一遍,开水及蒸气洗一遍,上上下下,里里外外,杜绝了陈奶残留污染新奶的可能,最大限度地保持了牛奶的原汁原味。这虽然是一项基础工作,但在中国乳业中属于首创。 “一稠”着眼于价值,用的是“减法”,添加了“闪蒸”工艺,在百分之百原奶的基础上又剔除掉一定比例的水分,从而使牛奶更香更浓。 记:近期中国市场上有关乳品质量的问题不断曝光,作为行业的领跑者,您怎样看待这些问题? 牛:我们认为,食品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食品企业不可能永远不遇危机。 拿乳业来说,这个问题,一方面有可能来自内部:从奶源环节看,牛是生物,是生物就有生老病死,不会像矿石那样百年不变,这本身就是风险;从生产环节看,杀菌奶固然有菌,不必多说,即便是灭菌奶,由于其不可检验性,万分之一的坏包率也是家家难免;就算进入物流部门,仍有可能遇到野蛮装卸,意外颠簸…… 另一方面,问题也有可能来自外部。即使上面所述的奶源风险、生产风险、物流风险都可以避免,企业自身没有一点问题,还是会有人给你制造出一些麻烦。例如,2004年,恐吓分子向我们的牛奶里注射过危险物质;2005年,犯罪分子向海河牛奶投毒酿成“天津事件”。至于网络谣言、媒体诽谤、同行陷害,则更是数不胜数。有时虽然躲得过天灾,却躲不过人祸。 记:看来,祈求不出问题基本上是一种奢望。那么,出了问题之后,应该如何应对呢? 牛:我们常说,“谣言止于智者,流沙止于绿洲,危机止于责任”。化解危机的唯一正道,也许就是正视危机、承担责任。 歌声传来,首先要寻找声源;盆水泼来,首先要寻找水源。在危机面前,寻找责任人是人类社会的天然规则,只要没找到责任人,事情就不会平息。 如果危机爆发伊始,就有个责任人主动出来承担责任,情况可能会好得多。观察近年来的几起食品事故,我们可以看出,面对危机,无条件地承担责任可能是最好的选择,有意无意的辩解往往造成更大的误解,而消费者一旦把我们澄清事实的陈述误解为推卸责任,则会惹出更大的事端。 所以,这么多年的风风雨雨,我们深刻地体会到,危机公关的技巧虽然可以讲出一千条一万条,但最根本的其实就一条:始终把消费者的安全与健康放在第一位。 消费者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是产业链上“最可爱的人”。为“最可爱的人”做出一点牺牲,算起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