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地形对地震烈度衰减的影响1 - 震灾防御技术
第 5 卷 第 3 期 震灾防御技术 Vol. 5, No. 3
2010 年 9 月 Technology for Earthquake Disaster Prevention Sep., 2010
田家勇,兰晓雯,谢周敏,陆鸣,时振梁,2010. 地形对地震烈度衰减的影响. 震灾防御技术,5 (3 ):281—287.
地形对地震烈度衰减的影响 1∗
田家勇1 ) ∗∗ 兰晓雯1 ) 谢周敏1 ) 陆 鸣1 ) 时振梁2 )
1)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北京 100085
2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 100081
摘要 本文采用阶跃截面固体的一维弹性波传播模型,研究了地形对地震烈度衰减的影响。采用
固体入射纵波来模拟无地形影响的地震烈度衰减;采用固体透射波来模拟有地形影响的地震烈度
衰减。利用阶跃截面处的放松连续条件,得出了烈度与高度差的近似定量关系。同时,以新疆地
区逆冲走滑型地震为例,讨论了烈度与高度差的近似定量关系描述地形对地震烈度衰减影响的有
效性。
关键词:地形 地震烈度衰减 阶跃截面 弹性波
引言
震后烈度分布的快速判定对于震后应急救援行动的资源调度和决策具有极其重要的作
o
用。2008 年 5 月 12 日14 时 28 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 8.0 级强烈地震,震中位于北纬 31.0 ,
o 。汶川大地震涉及四川、甘肃、陕西、重庆等 10 个省(区、市)417 个县(市、区) ,
东经 103.4
2 2
受灾面积达 50 万 km 。其中,极重灾区、重灾区面积达 l3 万多 km ,造成 69227 人遇难,
17923 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高达 8451 亿元。汶川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大、
受灾面积最广、救援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灾害(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司,2009 )。由于这次地
震缺乏对震后烈度分布的快速判断,致使早期应急救援行动缺乏有效的人员和物资调配。
本课题组在地震行业专项的资助下,利用历史地震资料开展了震后烈度分布的快速判定方法
和技术的研究。同时,为了使预测的地震烈度分布比较符合真实情况,在研究中考虑了地形对地
震烈度分布的影响。目前,课题组的大部分研究都集中在局部地形对地震动参数的放大作用方面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2001;Lee,1990;Lee 等,1989;Cao 等,1990;刘国利等,1994),
如突出山包、山梁、悬崖、陡坎等。这些研究表明,高突地形会对地震动产生放大作用,加重震
害。然而,这些局部地形的尺寸相对于地震波的波长较小,只会造成烈度的局部异常区。
实际等震线(图 1)显示,位于平原和盆地边缘的地震,等震线呈现不对称形状,较“肥
胖” 的一侧总是指向平原和盆地一侧;而较“干瘦” 的一侧总是指向丘陵和山区一侧(孙平善等,
1 基金项目 地震行业科研专项项目(200708047);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资金资助项目(ZDJ2007-2,
ZDJ2009-14 )
[收稿日期] 2010-02-09
[作者简介] 田家勇,男,生于 1974 年。博士,研究员。主要从事弹性动力学方面的研究。E-mail :chenlitedtian@
282 震灾防御技术 5 卷
1990)。这就意味着,相对震中地势较低的地区烈度衰减较慢;而相对震中地势较高的地区烈
度衰减较快。孙平善等(1990)曾统计得出了对于华北地区的破坏性地震,当地震烈度衰减
1 度时,平原和山区的相应震中距增加的距离之比平均约为 3 /2 。郁曙君(1995)则将中国
的烈度衰减关系分为平原型和山地型两种类型,建议对发生在山区和平原交界处的地震,在
山区一侧采用山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