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枢神经系统八
* * 大脑皮质接受的各种感觉信息经过分析、加工、整合后,发出指令沿传出纤维直接或经过中继至脑干或脊髓运动神经元,再经传出神经到达效应器,引起效应的路径称之为运动传导通路。 大脑皮质对于躯体运动的管理主要是通过锥体系和锥体外系两条路径实现的,两者在机能上互相协调、互相依赖,从而共同完成人体各项复杂的随意运动。 二、运动传导通路 主要管理骨骼肌的随意运动,尤其是高度精细的技巧性随意运动,由上、下两级运动神经元组成。 上运动神经元:位于大脑皮质躯体运动中枢中的锥体细胞,轴突组成下行的锥体束。其中终止于脊髓前角运动细胞的纤维束称之为皮质脊髓束,而终止于脑干中脑神经运动核的纤维束称皮质核束。 下运动神经元:为脑神经运动核细胞和脊髓前角运动细胞,这些细胞的轴突参与组成脑神经和脊神经。 ㈠锥体系 ⒈ 皮质脊髓束 上运动神经元 中央前回中、上部 中央旁小叶前部皮质 皮质脊髓束 经内囊后肢、大脑脚底中3/5外侧、桥脑基底部、延脑锥体 躯干四肢骨骼肌 下运动神经元 脊髓前角细胞 ×皮质脊髓侧束 锥体交叉 脊髓内逐节交叉 皮质脊髓前束× 皮质脊髓前束中有一部分纤维始终不交叉而止于同侧脊髓前角细胞,主要支配躯干肌。 一侧皮质脊髓束在锥体交叉前受损主要引起对侧上、下肢瘫痪,而躯干肌运动不受明显影响。 ⒉ 皮质核束 上运动神经元 中央前回下1/3部皮质 皮质核束 经内囊膝 眼裂以下表情肌、舌肌 至对侧 桥脑、延脑分出 面神经核下部、舌下神经核 下运动神经元 脑干内不同平面分出 至同侧、对侧 动眼神经核、滑车神经核、展神经核、三叉神经核、面神经核上部、疑核、副神经脊髓核 眼外肌、咀嚼肌、眼裂以上表情肌、咽喉肌、胸锁乳突肌、斜方肌 一侧皮质核束受损时,可致对侧眼裂以下表情肌、舌肌瘫痪,称之为核上瘫。 病灶侧所有表情肌瘫痪:额纹消失、眼不能闭、口角下垂歪向健侧、鼻唇沟消失等 面神经 核上瘫 核下瘫 病灶对侧鼻唇沟消失、口角低垂向病灶侧偏斜、流涎、不能作鼓腮、露齿等动作 伸舌时舌尖偏向病灶对侧,舌肌不萎缩 舌下神经 核上瘫 核下瘫 伸舌时舌尖偏向病灶侧,舌肌萎缩 指锥体系以外影响和控制躯体运动的所有传导通路。是一个复杂的、涉及脑内许多结构的机能系统。锥体外系的纤维最后经红核、网状结构等中继,通过红核脊髓束、网状脊髓束等,下行终止于脑神经运动核和脊髓前角运动细胞。 主要功能:调节肌张力、协调肌肉活动、维持和调整体态姿势、进行习惯性和节律性活动等。 锥体系和锥体外系在运动功能上是互相依赖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只有在锥体外系保持肌张力稳定协调的前提下,锥体系才能完成各种精确的随意运动。 ㈡锥体外系 大脑额、顶、枕、颞叶皮质细胞 ⒈皮质—新纹状体—背侧丘脑—皮质环路 尾状核、壳 苍白球 背侧丘脑腹前核、腹外侧核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痕迹检验复习试题有答案.doc
- 未成年人充值退款起诉书.docx VIP
- 2025年中国移动校园招聘考试笔试题库历年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定量CT在健康管理中的应用指南(2024).pdf
- 《网约车运营管理》教学课件4-5 潜在客户分析及客户忠诚度提升.ppt VIP
- 排水泵房安全检查表.docx
- 我国实现双碳目标面临的现实挑战与对策建议.docx VIP
- 农技指导油菜机械化播栽与收获技术.pdf
- 第15课+列强入侵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中职专用】《中国历史》(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20240416165039.pptx
- 仁爱八年级下册Unit6Topic3SectionC优质公开课.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