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于下垂特性的逆变器并联技术研究 study on parallel operation of inverters based on droop method
第25卷第2期
11些篁!旦 垒!兰竺皇!坠呈塾望!!竺墅篁兰!皇呈堡呈墼曼里垂里皇皇曼坠圣竺皇星竺皇!壁 垒墼:丝
基于下垂特性的逆变器并联技术研究
杨淑英,张 兴,张崇巍
(合肥工业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安徽合肥230009)
摘要:本文分析了基于下垂特性控制的基本原理,进而对逆变器及其并联系统进行了设计。针对
用一阶惯性环节滤除功率纹波的不足,本文在功率计算中引入了二阶振荡环节,提高了系统的可
控性及其动态性能。虚拟阻抗的引入,减少了逆变器输出阻抗对并联系统的影响。最后本文通过
性与可行性。
关键词:无联络线并联;下垂特性;振荡环节;虚拟阻抗
中图分类号:7脚“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076(2006)02.0007.04
变器输出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平均值,用于调
1 引言
整逆变器输出电压,同时也为使系统获得较快的动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对逆变器的容量及 态响应,本文将滤波特性较好的二阶振荡环节哺。引
其冗余性的要求不断提高,而单台逆变器的容量和 入到功率计算中。最后本文对两台基于DsP
冗余性却受到限制,为了缓解这种矛盾,提高逆变器
的可扩展性和冗余性…,逆变器并联技术受到关 行实验,并记录了相应的实验结果。
注¨’81。另外,在分布式发电系统中”’3。,如由太阳
2理论分析
能、风能、化学能等能源组成的混合能源发电系统
中,逆变器的并联运行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在传统 要实现逆变器的并联运行,其关键问题在于各
的逆变器并联方案中,为了在各并联逆变器之间均 并联逆变器要能共同分担负载,以获得各并联逆变
分负载,逆变器之间需要控制联络线,即有联络线式 器输出功率的平衡,从而使系统达到最佳运行状态。
并联系统,如相互间存在隶属关系的主从式并联系 为了做到这一点,要求各并联逆变器输出的正弦波
统¨。和相互间为对等关系的对等式并联系统b。等。 电压具有相同的频率和幅值。在无联络线式并联系
这些有联络线的并联系统虽然能够较好地均分负 统中,各并联逆变器以其输出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
载,但是,联络线的存在容易给系统引入干扰,进而 率为控制量对逆变器输出电压进行同步,从而实现
降低了系统的可靠性;而无联络线式并联系统就克 了逆变器的并联运行。
服了这一不足。在无联络线式逆变器并联系统中, 本文以两台逆变器并联为例,对基于下垂特性
借鉴了电力系统中同步发电机的自下垂特性,即以 的控制原理进行分析。两台逆变器并联的等效电路
各并联逆变器输出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为控制变 如图1所示。
量,来调整各逆变器输出电压的幅值和频率,从而使 在图1中,运用电路理论的知识,并忽略阻抗
得各并联逆变器输出电压得以同步,最终实现消除 z。。、z。:中的阻性部分,可得出逆变器1输出的有功
环流均分负载的目的¨’’’7I。显然,作为控制变量的 功率和无功功率的表达式为:
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计算对系统的性能起着至关重 y.y
P=百}sin△妒l (1)
要的作用。为了滤除瞬时功率中的功率纹波获得逆
收稿日期:2005.08.17
作者简介:杨淑英(1980.),男,安徽藉,博士,研究方向为电力电子电力传动;
张兴(1963.),男,上海藉,教授,硕导,博士,研究方向为电力电子电力传动;
张崇巍(19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基于谓词逻辑的原型系统生成方法研究 study on prototype system generation method based on predicate logic.pdf
- 基于位置信息的仓储容迟网络路由算法 warehouse delay tolerant network routing algorithm based on location information.pdf
- 基于委托-代理机制的可靠性管理模式 reliability management model based on principal-agent mechanism.pdf
- 基于温度场建模的svg热力学响应研究 svg thermodynamic response based on temperature modeling.pdf
- 基于文化算法的电力系统无功优化研究 reactive power optimization in power system based on culture algorithm.pdf
- 基于纹理的图像字符自动定位技术对比研究 comparative study on texture-based text location techniques in images.pdf
- 基于未确知数的发电企业分段竞价策略 staircase bidding strategies for generation enterprise based on unascertained mathematics.pdf
- 基于文件拆分和缓存预测的日志文件传输算法 journal file transmission algorithm based file splitting and buffer memory prediction.pdf
- 基于文字穿越线和笔画连通性的视频文字提取方法 an approach for video-text extraction based on text traversing line and stroke connectivity.pdf
- 基于稳定参数控制的改进遗传算法在配电网络规划中的应用 improved genetic algorithm on evolutionarily stable strategy applied in distribution network planning.pdf
- 基于下一跳可用带宽和链路利用率的路径选择算法 path selection algorlthm based on residual bandwidth and link utilization rate of next hop.pdf
- 基于下垂控制的自治微电网建模与稳定性分析 modeling and stability analysis of autonomous microgrid composed based on improved droop control.pdf
- 基于先导发展的特高压线路雷电屏蔽模型研究 modeling of lightning shielding in uhv transmission lines based on leader progression model.pdf
- 基于先导发展法的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绕击特性分析 lightning shielding failure characteristics of uhvdc transmission line using leader progress method.pdf
- 基于先验模型的全局线索选择感知编组算法 perceptual organization algorithm with global cue selection based on prior model.pdf
- 基于先验知识的sar两维自聚焦算法 prior knowledge aided two dimensional autofocus approach for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pdf
- 基于显式算法的安全带固定点强度分析与改进 the analysis and improvement of safety-belt anchorages strength using explicit method.pdf
- 基于现场总线的微型电网监视装置设计 micro-grid monitoring device design based on field bus.pdf
- 基于先导闪络判据的变电站侵入波过电压的研究 study of the lightning invaded overvoltage in substation based on leader flashover criterion.pdf
- 基于现代内点算法的电力系统最优潮流在线应用软件的开发 online application software development of optimal power flow in power system based on interior point algorithm.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