萃取相E和萃余相R.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萃取相E和萃余相R

第五章 萃取 * 第一节 概述 一、液----液萃取简介 液----液萃取又称溶剂萃取,是利用原料液中各组分在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而分离的一种单元操作。 原料液A+B 萃取剂S 混合器 澄清器 萃取相E 回收溶剂S 萃取液E′ 萃余液R′ 萃余相R 回收溶剂S 溶剂回收塔 溶剂回收塔 二、萃取的应用 1、混合液中各组分的沸点接近,或各组分的相对挥发度接近于1,采用精馏操作所需的理论塔板数很多,或回流比很大,设备费和操作费用大,不经济,可采用萃取。如苯(沸点353.25K)环己烷(沸点为354.15K),加入萃取剂糠醛 即可分离。 2、混合液中欲回收的组分是热敏性物质,受热分解,聚合或发生其它反应。在生化和制药工业中广泛应用,如:从发酵液中提取青酶素,咖啡咽的提取都应用萃取。 3、稀溶液,溶质在混合液中浓度很低且为难挥发组分,采用精馏将大量稀释剂气化,热能消耗很大,从稀醋酸水溶液中制备无水醋酸。 4、混合液中组分蒸馏时形成恒沸物,采用普通的精馏方法,得不到所需的纯度。 5、其它,如多种金属物质的分离(稀有元素的提取,铜----铁,铀----钒、锯----钽),工业材料的制取,废水治理等广泛地采用萃取。 三、萃取剂的选择与发展  在萃取操作过程,选择合适的萃取剂,对萃取效率和经济效果均有较大影响,选取萃取剂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萃取剂的选择性:选择的萃取剂对溶质A有较大的溶解能力。而与稀释剂B的互溶度较小。 (2)选择的萃取剂应使萃取相和萃余相之间有一定的密度差,易于分层。 (3)萃取剂具有化学稳定性、热稳定性,对设备腐蚀性较小。 (4)萃取剂应无毒,不易燃烧,便于操作,输运及贮存来源充分,价格低廉。 (5)要求萃取剂易于回收,且回收操作费用低。 近年开发的新型特效萃取剂有: (1)、冠醚萃取剂 (2)、羧酸萃取剂 (3)、螯合萃取剂 四、萃取基本流程 1、单级萃取 2、多级错流萃取 3、多级逆流萃取 溶剂S 原料液F 萃取相E 萃余相R 萃取器 原料液F 1级 2级 n级 R1 R2 Rn-1 Rn或最终萃余相R′ 原料液F E2 E3 En 萃取剂S E1或最终萃取相E′ 回收溶剂S 萃取液E′ 萃余液R′ 回收溶剂S 1级 2级 n级 萃取相 萃取剂S R1 Rn R2 Rn-1 E1 E2 En 第二节 三元体系的液----液相平衡关系 一、三角形坐标 图中各点的含义如下: (1)、三角形的三个顶点A、B、S分别代表纯组分。A点代表溶质A的组成为100%,其它两组分的组成为零,B、S分别代表稀释剂、萃取剂。 (2)、三角形任一边上的任一点代表二元混合物,第三组分的组成为零。G点表示B和S的混合物,其中两组分的含量用其状态点离三角形顶点的相对距离表示。(xB=0.8;xS=0.2) (3)、三角形内任一点代表A、B、S三元组分组成的混合物。 F A B R E M S 二、杠杆规则 将Rkg的R相与Ekg的E相混合,得到Mkg的混合液。 反之,在分层区内,M kg的混合物,可以分离为两个液层R、E两相,混合物M与两液相E、R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质量与组成之间的关系),可以用杠杆规则来描述: (1)代表混合液总组成的M点和代表两液层组成的E点及R点,应处于同一直线上。 (2)E相与R相的质量和线段MR与ME的长度成比例。 (3)向A、B二元料液F中加入纯溶剂S,则混合液总组成的坐标M点沿SF线而变。 三、三角形相图 根据萃取操作中各组分的互溶性,可将三元系统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1)溶质A可完全溶解于稀释剂B和萃取剂S中,但B与S不互溶。 (2)溶质A可完全溶解于稀释剂B和萃取剂S中,但B与S为一对部分互溶组分。 (3)组分A、B可完全互溶,但B、S及A、S为两对部分互溶组分。 将(1)、(2)项中只有一对部分互溶组分的三元混合物系称为第I类物系。此类常见,本章主要讨论此类物系. 如:醋酸(A)----水(B)----苯(S) 丙酮(A)---- 氯仿(B)----水(S) 将具有两对部分互溶组分的三元混合物系称为第II类物系。 如:苯乙烯(A)----乙苯(B)----二甘醇(S) 1、溶解度曲线、平衡联结线和临界混溶点 A B R E M S L C D F G J C′ D′ F′ G′ 设溶质A完全溶解于稀释剂B和萃取剂S中,B和S部分互溶。在一定温度下,组分B和S以任意数量混合,最后必然得到两个互不相溶的液层,各层的坐标分别如图中L和J点。 若总组成为C的B、S二元混合液中逐渐加入溶质A形成三元混合液(其中B/S为常数),则三元混合物的组成点将沿AC线而变化。若加入A的量恰好使混合液由两个液相变为均一相时,相应的组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