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差距模型技术差距贸易理论古典国际贸易理论主张的.docVIP

技术差距模型技术差距贸易理论古典国际贸易理论主张的.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技术差距模型技术差距贸易理论古典国际贸易理论主张的

第二节 技术差距模型 一、技术差距贸易理论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主张的比较优势理论中,各国技术的差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重要基础,但古典贸易理论中,技术被假定是不变的,即技术差距始终存在并成为比较优势的前提。波斯纳(M. Posner)进一步研究了技术差距在贸易中的作用,于1961年提出了技术差距贸易理论。 该理论实际上把技术也看作一种独立的生产要素,认为国际贸易尤其是工业制成品的贸易实际上以技术差距存在为基础的,在一定时期,出现某种新的产品或新的生产流程的国家将具有一种理所当然的领先于其他国家的地位,也就是说,这个国家由于技术创新而获得先进技术垄断地位,成为技术领先国。别的国家对这种产品的需求和拥有这种产品的生产能力将有一种时间上的迟延,即模仿滞后(imitation lag)。该国因此大量出口技术领先产品。 但是,通过贸易产生的示范效应、专利转让以及直接投资,这些技术将被其他国家模仿,技术领先国和技术追随国间的技术差距将会消失,它们之间的贸易由于技术追随国的生产扩大而减少,直至追随国的生产能够满足国内需求为止。 假定有A、B两个国家,A国是技术领先国,B国是技术落后国家。在t0点,新产品在技术领先的A国家开始生产。 在t1点B国出现对该产品的需求,A国开始出口,B国进口。t0-t1期间为需求滞后(demand lag),即B国在新产品出现后经过这一期间才产生需求,从t1点开始A国的生产和出口同时增加。 在t2点,B国开始生产这种产品,t0-t2为反应期间,即B过此时才相当于A国在t0时的状况。随着B国生产的增加,A国的生产和出口减少,最后在t3点B国进口(即A国出口)为零,t2-t3期间为掌握期间。此后,B国开始出口。 图6-10 波斯纳的技术差距贸易模型 从t0到t3整个期间是模仿滞后。A、B两国的贸易期间是t1-t3。 尽管技术领先国家可能并不具备生产这种产品所需要的密集要素方面的明显优势,该国仍然可以凭藉新的产品获得基于技术的优势地位,出口相关产品。贸易之所以发生和继续进行,是因为其他国家对这种产品产生需求的时间(需求滞后)小于其掌握相关技术生产这种产品满足需求所要的时间(模仿滞后)。 专栏6-1 中国制造技术与发达国家差距大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邬贺铨,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柳百成等一些专家提出,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制造技术存在三大差距。 一是制造技术创新能力不强。航天、轨道交通设备、炼油技术等以自主创新为主,但水平与国外仍有较大差距;通信、家电、发电设备、船舶、军用飞机、载重汽车及钢铁制造等在经历引进之后,国内企业自主开发,创新能力有明显提高;轿车、大型乙烯成套设备、计算机系统软件等处于引进技术消化吸收过程,尚未掌握系统设计与核心技术;大型飞机、半导体和集成电路专用设备、光纤制造设备、大型科学仪器及大型医疗设备等主要依赖购买国外产品。 二是制造技术基础薄弱。设计技术、可靠性技术、制造工艺流程、基础材料、基础机械零部件和电子元器件、基础制造装备、仪器仪表及标准体系等发展滞后,制约了制造业的发展。 三是制造技术创新体系尚未形成。绝大多数企业技术开发能力薄弱,尚未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缺乏一支精干、相对稳定的力量从事产业共性技术的研究与开发;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尚不健全,没有充分发挥作用。 专家表示,当前,大力提升我国制造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已迫在眉睫。 《科技日报》2006年11月15日 技术差距贸易理论揭示,贸易会作为国家之间发明创新的比率和特征的差异而产生的结果出现。那些有持续较快的创新速率的国家将趋向于出口技术先进的产品那些创新速率较慢、出口标准的或劳动密集的产品的国家。那些具有相似创新速率的国家也将进行贸易,因为各国创新的特征、被发展的出口新产品以及新产品的生产过程本身也各不相同,这一点为具有相似生产要素禀赋和相似产品的国家之间的贸易(后来所称的产业内贸易)提供了一种解释。 二、基于技术差距的标准贸易模型 1986年,克鲁格曼(P. Krugman)对基于技术差距的贸易模型作了标准化的描述。[1] 在模型中,假定有一种生产要素——劳动,并且对每种产品(如Z)都有一种最佳的生产技巧(a best-practice technique of production),以劳动的要求来定义,为a*(z)。 随着技术的变化,这些最佳生产技巧也将持续地改进,因而a*(z)随时间的推移而下降,例如有这样一种关系: (6-6) 或 (6-7) g(z)或gz是最佳生产技巧的改进率,在不同的国家是不同的,因而产品也就可以根据其技术密集性来排队(rank)。 国家也是一样,也可按它们的技术水平来排队,即用它们比最佳生产技巧

文档评论(0)

zhuw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