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虚劳.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精品】虚劳

湖南中医药大学附属一医院 陈彤 目 录 定 义 虚:虚弱,气血阴阳亏虚。劳:劳损,五脏六腑劳损。 沿革 沿革 《金匮要略》并提出食伤、忧伤、饮伤、房劳伤、饥伤、劳伤、内有干血、亡血失精、风气百病引起。 《诸病源候论·虚劳病诸候》中比 较详细地论述了虚劳的病因及症状。 沿革 《素问·三部九候论》“虚则补之”;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 《金匮要略》提出本病的证因脉治, 并创立肾气丸、小建中汤、黄芪 建中汤。 沿革 金元时期,李东垣长于补脾胃,甘温补中,创 补中益气汤; 朱丹溪重视滋补阴精。 明·张景岳深刻阐发阴阳互根的 理论,长于补肾阴、补肾阳。 明·汪绮石《理虚元鉴》为虚劳专著。 范 围 各种慢性疾病,消耗性疾病,出现类似的临床表现时,均可按虚劳论治。 病因病机 病因: 先天不足 后天失调 先天不足,禀赋薄弱 饮食所致,后天失养 烦劳过度,损伤五脏 大病久病,失于调理 误治失治,耗伤精气 诊治纲要-诊断要点 1.证候特征 虚:神疲体倦,心悸气短,面容憔悴,自 汗盗汗,或五心烦热,或畏寒肢冷,脉虚 无力,五脏气血阴阳亏损的不足 证候群; 劳:病程长,症状逐渐加重,久 虚不复,脏腑劳损。 2.具有引起虚劳的致病因素及较长病史。 3.排除类似病证如肺痨和其他病虚证。 鉴别诊断 Diagram Diagram 辨证论治 分证论治 1、气虚 肺气虚 心气虚 脾气虚 肾气虚 2、血虚 心血虚 脾血虚 肝血虚 3、阴虚 肺阴虚 心阴虚 胃阴虚 肝阴虚 肾阴虚 4、阳虚 心阳虚 脾阳虚 肾阳虚 患者男性,24岁,心悸、气短10余年,动则加重,难以从事体育活动,曾因此而休学。平时常自觉乏力,纳差。既往超声心动图提示不典型法洛四联征。查体:发育正常,形体消瘦,面色恍白,舌淡,脉弱无力。 请分析本例的诊断、辨证、治则与方药。 课堂测验 l.虚劳的常见病因有__________________。 2.虚劳的病位在______,病性属______,辨证时应以_______为纲,_____为目。 3.血虚的常见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治疗代表方分别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阳虚的常见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 其治疗代表方分别是_______、_______。 五脏辨证 心病证候:心悸怔忡、胸闷心痛、健忘失眠、口舌生疮; 肝病证候:头痛眩晕、急躁易怒、胸胁胀满、筋惕肉动、目干畏光、视物昏花; 脾病证候:食少便溏、腹胀胃痛、 呕吐泄泻、水肿; 肺病证候:咳嗽气促、胸痛咯血、自汗; 肾病证候:腰膝酸软、遗精阳萎、 小便淋漓、耳鸣眩晕; 辩证要点 气血阴阳辨证 气虚:短气乏力、自汗声低、食少、便溏、舌淡、脉弱; 血虚:面色不华、唇舌色淡、毛发枯萎、脉细; 阴虚:五心烦热、颧红、口干咽燥、 潮热、便秘、舌红少津、少苔、脉细数; 阳虚:倦怠嗜卧、形寒肢冷、 肠鸣泄泻、面色青白、舌淡胖有齿印、 脉沉迟。 辩证要点 (1)脾肾未衰,元气未败,形气未脱等虚劳之顺证者,能治,预后好; (2)形神衰疲,肉脱骨萎,不思饮食等虚劳之逆证者,难治,预后差; 辩证要点 (1)因病致虚者,辨原有病是否存在; (2)有无因虚致实的表现,“至虚有赢候”,如气虚导致血瘀,脾虚引起水湿内停; (3)是否兼感外邪,虚劳易感 外邪,感邪之后不易祛除,宜分 轻重缓急,予以兼顾; 主症 次症 舌脉 爪甲失荣,肢体颤动,胁痛隐隐,眼花目涩,腰膝酸软,头晕目眩,颧红烦热。 咽干口燥,耳鸣健忘,盗汗失眠,男子遗精,女子经少,下肢痿软无力,甚至步履全废,腿胫大肉尽脱。 舌质红,少苔或无苔。 脉象:沉细而数。 肝肾阴虚 治法:滋补肝肾,养阴清热。 方药:六味地黄丸合补肝汤。 临床应用: ①口干咽燥,舌质红,少苔,可加玄参、 麦门冬、石斛以养阴清热; ②鼻齿出血加仙鹤草、鲜茅根之类以凉血止血。 补肝四物加入中, 木瓜甘草枣仁供, 补养肝血兼明目, 虚劳在肝有奇功。 主症 次症 舌脉 畏寒肢厥,腰膝厥冷或脘腹

文档评论(0)

roven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