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魏蜀吴三国之舞蹈
第九章 魏、蜀、吳三國之舞蹈 地 理 版 圖 東漢末年,政局動亂,眾臣擅權,各地封建割據,群雄佔地為王,形成曹(魏)、劉(蜀)、孫(吳)三國鼎立的格局,史稱「三國」 公元220年~265年,共計45年 三國所處的地域和傳統文化不同,舞蹈風格各異。 由於戰爭和存活的時間較短,與漢代太平盛世相比,舞蹈呈現下坡的趨勢。 但百戲的內容和節目形式更加的豐富,民俗歌舞大量湧入宮廷, 清商樂正式登上舞台,漸漸成為流傳的精美舞種之一,延續了數百年之久。 第一節 大力蒐集漢樂 黃巾之亂重擊漢室,樂舞散失。曹氏父子(曹操、曹丕、曹植)在紛爭的年代,對於蒐集和保存漢樂,有一定的功績。 魏武帝(曹操)重視和振興漢樂,重用杜夔,並組織一個精通樂舞的歌舞班子,整理和發掘前代樂舞。 魏文帝(曹丕)則任命王桀蒐集樂舞,並倣之創製雅樂新篇。還請擅漢代樂舞的老藝人回憶和傳授雅樂。這些有利於樂舞發展的舉措,既是出於軍王個人的藝術愛好,又基於政治目的,用傳統之樂,表明帝王權位。 曹魏之雅樂舞 通過改編先代雅樂,以及新製雅樂,未用於宗廟的雅樂舞更加齊備。 曹植仿照漢代《鞞舞》,新制《鞞舞歌》五篇,一曰《精微篇》;二曰《聖皇篇》,寫曹丕稱帝分封王侯,諸王臨行前感恩和離別的情景;三曰《大魏篇》表現宮廷宴樂的盛況;四曰《孟冬篇》,描繪威武壯觀的校獵情景;五曰《靈芝篇》,介紹賢者。 其中《孟冬》、《靈芝》等篇,結尾有「亂」,節奏加快,歌舞進入高潮。(漢「相合大曲」艷、曲、趨、亂。) 曹丕將漢代《巴渝舞》改名為《昭武舞》,內容分《矛渝新福歌》、《弩渝新福歌曲》、《安台新福歌曲》、《行詞新福歌曲》,有繼承漢代大統之意,亦有宣揚曹魏武功德政之目的。 古之禮樂以周室的六代舞為最高典範,但周之樂舞,至秦已不可得,漢代於是引入民俗之樂,按照周之儀規再創禮樂,至漢末又散失,而曹魏多方蒐集和復興,用以頌魏之德,其後各代王室競相仿效,舞容大同小異。 曹魏的雅舞 鳳翔舞、靈應舞、舞頌舞、大韶舞、大武舞、昭武舞、武始舞、咸熙舞、章斌舞(p245) 曹植仿漢代《鞞舞》,新製《鞞舞歌》五篇: 1.精微篇 2.勝皇篇:曹丕分封為侯,諸王臨行前感恩和 離別的情景。 3.大魏篇:表現宮廷宴樂的盛況。 4.孟冬篇:描繪威武壯觀的校獵表演。 5.靈芝篇:介紹賢者。 曹魏百戲 曹魏也十分重視百戲奇伎。 鑒於黃巾之亂,曹操為防止倡亂,把擅百戲雜技的藝人集中到洛陽。美其名為大興百戲,實為便於安撫與控制。 曹魏對百戲重視的實例: 曹操詔阮瑀入長安,以歌舞頌魏德,升為座上賓。(p253) 華陀拒絕應招至魏都,入獄並慘招殺害。(p253) 大批身懷絕技藝術的人士集中於都城,互相切磋,競演比美,給漢末已趨衰微的百戲,帶來繁榮復興的生機。 在王室倡導下,魏國的歌舞百戲,增加一些新的節目。 魏國以正統的面目出現,其歌舞與其他地方的相比,氣魄要大得多,尤其是用於禮儀盛典之舞,重視漢代傳統的精神,體現出一種博大莊重雄渾之美。 曹魏百戲 第二節 清商樂與銅雀伎 曹魏時期,清商樂開始盛行。 清商樂原是中原地區民間歌舞,進入宮廷後經文人改造而名清商,是種獨特的樂舞。有著強烈的感染力,清遠悠揚,帶有悲憫哀怨的色彩。 曹操父子三人均喜愛清商樂,曾親自寫了許多著名的清商舞歌,如「對酒當歌,人生幾何」的《對酒》。 曹氏父子因個人的愛好和特有的藝術修養,使清商樂的形式,得以脫穎而出,並迅速得到推展。 銅雀伎 影片-銅雀女 曹魏清商樂 為擴大歌舞隊伍和提高演員的技藝,曹魏重視清商樂舞的教習,多方網羅人才。 歌舞伎人來鶯兒以歌舞代情人伏法,深得曹操寵愛。 曹魏清商樂傳到隋代,得到隋文帝楊堅的重視;到隋煬帝時,趨於靡麗;隋唐的七部樂、九部樂、十部樂中,均列入清商為一部,以後漸漸衰微。 曹氏父子清商舞歌的貢獻 曹操、曹丕、曹植父子均愛清商樂,曾親自寫了許多著名的清商歌舞。 曹操「對酒歌」:「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曹丕「燕歌行」 曹植「洛神賦」 魏文帝曹丕,成立清商署掌管清商樂舞。 魏明帝曹叡(曹丕與甄宓之子)宮中設專業歌舞班子達上千人,其中有許多擅長清商樂者。 清商樂 影片-艷歌行(演出:漢唐樂府) 洛神賦 影片-洛神賦 (演出:漢唐樂府) 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曹操於鄴葉建銅雀台,置房屋120間,樓巔安鑄作展翅欲飛狀的大銅雀,因而名之。銅雀台與金虎台、冰井台有道路,樓閣相連,合稱「三台」。 銅雀台內陳設豪華,廣置姬妾舞伎,曹操長於銅雀台中,觀賞清商歌舞。 曹操死前立下遺囑,令平時表演清商的樂伎,繼續留住在銅雀台上,每月初一、十五,朝夕歌舞,以慰亡靈欣賞。 銅雀台 第三節 以舞抒情以舞相屬 曹操為統一天下,與天爭年,表現出積極進取的堅強意志,歌中「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等語,成為有志長者的座右銘。 《洛神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