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目 录
耕者有其田1
建国初期的土地问题20
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的土地管理76
改革开放时期的土地管理(一) 114
1 话说中国的土地问题(一)
耕者有其田
一
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和中部,幅员辽阔,海岸漫长。
国土边界四至为:东起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汇合处
(东经135°15 ′),西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帕米尔高
原(东经 73 °40 ′);北起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
线(北纬 53 °31 ′),南至曾母暗沙以南海域。国土东
西相距约 5200 公里;南北相距约 5500 公里。陆疆边界
线周长约2.28 万公里,大陆海岸线长约 1.84 万公里。土
地总面积约 960 万平方公里,此外还有 300 万平方公里
的海洋国土,为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之一,仅次于俄罗斯
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地形复杂,地貌类型多样。总的地势呈西高东低,
如若四级阶梯状。最高一级是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
4000 米以上,堪称“世界屋脊”,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
玛峰海拔高达 8848.13 米。第二级是昆仑山、祁连山以
北及横断山脉以东地区,以云贵、黄土和内蒙古三大高
原和塔里木、准噶尔、柴达木、四川四大盆地相间组成,
平均海拔为 1500 米。第三级是大兴安岭经太行山至巫
山、雪峰山一线以东至海滨之间的地区,以辽东、鲁、
苏、浙、闽、两广等海拔 1000 米以下的丘陵山地和东北、
华北、长江中下游、珠江中下游等海拔200—500 米以下
的平原组成。第四级是海滨线以东的浅海大陆架和岛屿
分布地区,这里大多为近海海域,水深在 200 米以内,
为全国地势最低一级。
2 话说中国的土地问题(一)
境内河流纵横交织,湖泊星罗棋布。境内河流累计
总长达43 万公里,仅流域面积在 1000 平方公里以上的
河流就达 1580 条。在24880 个湖泊中,面积在 1 平方公
里以上的就有2800 个。
因地域广阔,气候差异较大。北起寒温带南缘,南
抵赤道热带,其中 72.4% 的土地处于温带和亚热带。从
东南沿海到西北塞外,横跨五个水分区域带,东部和西
南部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为生物的繁衍提供了
有利条件,这一地区约占土地总面积的 50.8% ,西部和
西北部高原气候寒冷,雨量不足,多为草原、荒漠和冰
川,不利于生物的繁衍。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地域分布不
均又造成了水资源的分布不平衡,长江及以南诸河流域
面积占全国的36% ,其年径流量占全国的83% ;而淮河
及以北诸河流域面积占全国的 64% ,其年径流量却只有
全国的 17%,水土资源分布的不匹配给土地利用带来了
不利影响。
境内土壤因地形、地质和气候的巨大差异而类型繁
多。在东部季风区,自北向南随热量带变化,依次有漂
灰土、暗棕壤、棕壤、褐土、黄棕壤、黄壤、红壤、赤
红壤和砖红壤。由东向西随干燥度变化又依次有暗棕壤、
黑土、灰黑土、黑钙土、栗钙土、棕钙土、灰漠土和灰
棕漠土。在山区随山体高度变化,自低向高依次有山地
黄棕壤、山地棕壤、山地漂灰土、亚高山草甸土、高山
草甸土、高山寒漠土等。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下,又形成
了丰富多采的生物资源。
中国的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已发现的达168 种之多,
已探明储量的有151 种,其中45 种主要矿产储量总值占
世界 14.6%,位于第三位。
3 话说中国的土地问题(一)
由于自然要素的不同组合形成了类型繁多,地域差
异极大的土地资源。所以从土地利用的角度上说,各地
区都有各自不同的有利条件与制约因素,地域差异的烙
印深刻地影响着各地社会经济的发展。据调查中国约有
四分之三土地得到利用,主要包括耕地(不到14%)、园
地(1%)、林地(24% )、牧草地(28% )、居民点工矿用
地和交通用地(3% )、水域(4% )等。尚未利用的土地
约占四分之一,主要包括三类:一是难以利用的土地如
沙漠、石质土地、高寒冰川等;二是目前经济技术条件
下不易利用的土地;三是目前可以开发利用的土地。由
此可见,中国虽然幅员辽阔,但由于人口众多,因此人
均土地资源十分有限,人均耕地资源相对更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