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专题(一)》学苑出版社.pdf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目 录 共和国经济 50 年 1 社会义经济中的竞争问题 13 经济学概念解释 37 虚荣与消费的问题 41 经济学百年回眸 72 市场经济理论分析 96 财富的性质 126 1 经济专题(一) 共和国经济50年 1949年到1999年,整整半个世纪,中国发生了翻 天覆地的巨变。 作为经济学家,我们更愿意在回首50年之际,将我 们对于经济改革的认识与实践作为认知的主线索。我们 毕竟站在新世纪的门槛上,鉴往知来,可以更多地理解 改革使命,坚定改革信念,循50年探索出来的改革之路 走向未来。集中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和行政性分权的改 革 中国共产党在取得革命胜利以前的政治和经济纲 领,是建立“新民主主义的国家制度”。毛泽东在建国前 已经把这一点谈得很明确,即“建立一个以全国绝大多 数人民为基础而在工人阶级领导下的统一战线的民主联 盟的国家制度”;并在“新民主主义的国家制度下”,建 立由国家经营、私人经营和合作社经营三者组成的混合 经济。 新民主主义经济体系的建立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 发展。这使中国在短短的3年里就医治了战争的创伤, 进入迅速发展的轨道。 可是,在中国经济的恢复时期于1952年结束以后, 指导思想开始发生重大的变化,即从建设新民主主义经 济转向加快社会主义改造。1953年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 线,要求以三个五年计划或者更长一点时间建立以国家 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这两种公有制为惟一经济基础的社 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2 经济专题(一) 和苏联发生的情况相类似,中国加快社会主义改造 也从农业开始。在中国经济的恢复时期,由于实行了土 地改革,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高涨,粮食和棉花的产量都 有大幅度的增长。但是,相对于迅猛增长的工业化需求, 国家仍然感到掌握的粮食、棉花不足,于是决定向农民 征购余粮和棉花。 1952年10月,国家宣布从是年12月起在全国实行 粮食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即“统购统销”,把全部余粮 按国家规定的价格掌握到国家手中。在存在成千上万的 独立农户的条件下,要实现这一点难度很大。由于统购 价格通常低于市场价格,政府的征购往往受到农民的抵 抗。因此在1954年,城乡都曾经出现粮食风潮,“家家 谈粮食,人人说统购”。这使毛泽东在1955年提出加快 农业合作化。他发动了批判农业合作化问题上“小脚女 人”的运动,并在1956年铲除了土地私有制,实现了合 作化。19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502613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