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绪论1.直接探测、直接探测原理?直接探测:将感应元件置放于测量位置上,直接测量大气要素的变化。直接探测原理:根据元件的物理、化学性质受大气某种作用而产生反应的特点。例子:温度表,水银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2.遥感探测、遥感探测原理?遥感探测:探测元件不放置于测量物体上,间接反演大气要素的变化遥感探测原理:是根据大气中声、光、电等信号传播过程中性质的变化,反演出大气要素的时空变化例子:鸽子照相,胶片对光的感应;卫星,辐射传输的变化3.主动遥感、被动遥感?主动遥感(发射能量):设备具有声、光、电磁波发射源,在其测量空间中大气特性对其传播信号产生相应的吸收、散射、反射形成带有大气特征的回波信号。如:测云雨雷达被动遥感(不发射):直接探测来自大气的声、光、电磁波信号。如:一些气象卫星传感器4.几个概念(决定仪器性能的首要因素是感应原理,由感应原理决定了仪器的主要性能指标):灵敏度:指单位待测量的变化所引起的指示仪表输出的变化,仪器的灵敏度与它的感应原理有关。精确度:是指测量值与实际值(真值)接近的程度,可以通过仪器误差的数值进行衡量。惯性(时间常数):指仪器的响应速率,它与电子仪器常用的时间常数的意义相同。稳定性(坚固性):主要指被测量与输出信号(读数)之间的检定关系的年变化率。*5.大气探测的三性要求:代表性准确性比较性(书上14-15)第二章云的观测1.云的分类、特征及其国际简写(特征见书上22-32)2.云量的记录方法云量是指云遮蔽天空的成数,将天空分为10成。记录要素:总云量、低云量,记整数不计小数。总云量:天空被所有云遮蔽的成数;低云量:天空被低云遮蔽的成数,记录方法:云量布满天空时记为10;占十分之一时记为1,以此类推;布满天空但是又有缝隙时记为10-;天空云量小于二十分之一时记为无云;记录时总云量为分子,低云量为分母。例1:天空有两层云,下层为层积云Sc,从云隙中判断上层为卷积云Cc,布满全天。10/10-例2:天空有微量的毛卷云Ci fil,不到1/20。云量记为:0/0例3:云布满天空,有空隙,毛卷云Cs fil 6成、淡积云Cu hum 2成、层积云Sccug 2成。10-/43.激光云高仪基本原理和结构(书37)原理:发射低功率的激光束(红外光)遇到云层将往下反射或者散射回波,检测发射激光与回波信号的时间差△t ,即可得到检测云层的高度h = c△t/2 (c为光速)*4.云高:指云底距测站地面的垂直距离。*5.低云:2500m;中云:2500~6000m;高云:6000m第三章能见度的观测1.气象光学视程、白天能见度,有效水平能见度的定义?能见度用气象光学视程(MOR)表示。气象光学视程是指白炽灯发出色温为2700K的平行光束的光通量在大气中削弱至初始值的5%所通过的路途长度。白天能见度是指视力正常(对比感阈为0.05)的人,在当时天气条件下,能够从天空背景中看到和辨认的目标物(黑色、大小适度)的最大距离。实际上也是气象光学视程。有效水平能见度是指四周视野中二分之一以上的范围能看到的目标物的最大水平距离。人工观测能见度,一般指有效水平能见度。例题:若某站某时观测的能见度如图所示,则可判断有效能见度为4500米*能见度观测记录以千米(km)为单位,取一位小数,第二位小数舍去,不足0.1km记0.0。2.影响能见度的因子?1)大气透明度2)目标物和背景的性质—亮度对比K3)观测者的视觉性能—眼睛的对比视感阈ε*当Kε时,目标物可见;当Kε时,目标物不可见;当K=ε时,目标物若隐若现,为临界状态。3.白天能见度与夜间能见度的观测有何不同?白天能见度的观测1)白天目标物的选择:应在气象站四周不同方向、不同距离上选择若干固定能见度目标物,其要求如下:a颜色应当越深越好,而且亮度要一年四季不变或少变的。浅色、反光强的物体不适宜选为目标物。b应尽可能以天空为背景,若以其他物体(如山、森林等)为背景时,则要求目标物在背景的衬托下,轮廓清晰,且与背景的距离尽可能远一些。c大小要适度。近的目标物可以小一些,远的目标物则应适当大一些。目标物的大小以视角表示(),目标物的视角以0.5°~5.0°之间为宜。d仰角不宜超过6°。2)观测能见度必须选择在视野开阔,能看到所有目标物的固定地点作为能见度的观测点;3)观测四周事先测定的各目标物,根据“能见”的最远目标物和“不能见”的最近目标物,从而判定当时的能见距离。(2)夜间能见度的观测1)灯光目标物的选择:有条件地方,均应在各个方向选择一些固定的目标灯或专门设置的目标灯作为观测能见度的依据。对目标灯的要求如下:--应选择孤立的点光源作为目标灯,不宜选择成群、成带、重叠的灯光;--灯光强度应固定不变;--应是不带颜色、没有灯罩的白色光源(除白炽灯外,碘钨灯、汞灯等均不适宜);--应位于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