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1982 年1 月21 日国务院批准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根据 国务院关于劳动教养问题的决定 及其 补
充规定 和全国人大常委会 关于处理逃跑或者重新犯罪的劳
改犯和劳教人员的决定 结合劳动教养工作的具体经验 特制
定本办法
第二条劳动教养 是对被劳动教养的人实行强制性教育改
造的行政措施 是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一种方法
第三条对被劳动教养的人 实行教育 挽救 改造的方针
教育感化第一 生产劳动第二 在严格管理下 通过深入细致
的政治思想工作 文化技术教育和劳动锻炼 把他们改造成为
遵纪守法 尊重公德 热爱祖国 热爱劳动 具有一定文化知
识和生产技能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有用之材
第四条省 自治区 直辖市和大中城市人民政府组成的劳
动教养管理委员会 领导和管理劳动教养工作 审查批准收容
劳动教养人员 劳动教养管理委员会下设办事机构 负责处理
日常工作 公安机关设置的劳动教养工作管理机构 负责组织
实施对劳动教养人员的管理 教育和改造工作
劳动教养场所 是对被劳动教养的人 实行强制性教育改
造的机关 是改造人 造就人的特殊学校 也是特殊事业单位
第五条劳动教养所需经费 列入地方财政预算 基本建设
列入地方基建计划 劳教生产 列入地方计划 接受有关生产
部门指导
第六条 劳动教养机关的活动 接受人民检察院的监督
1
第二章 劳动教养场所
第七条省 自治区 直辖市和大中城市的劳动教养场所的
设置 由省 自治区 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需要确定
劳动教养场所的名称 为 省 市 自治区 地
名 劳动教养管理所 生产单位的命名 应根据生产类型确定
办得好的劳动教养场所 经过省 自治区 直辖市劳动教
养管理委员会批准 可以改名为劳动教养学校
劳动教养管理所的设置 撤销 须报公安部备案
第八条劳动教养管理所 分为县团级 区营级两种 县团
级的可下设大队或中队 区营级的可下设中队或小队 中队一
百五十人左右 小队五十人左右
劳动教养管理所设所长 政委或教导员各一人 副职一至
二人 并设置相应的工作机构
劳动教养工作干部 按劳动教养人员百分之十五的比例配
备 其中教员三分之一左右 中队的干部应占干部总数的百分
之六十以上
第三章 收容审批
第九条劳动教养收容家居大中城市需要劳动教养的人 对
家居农村而流窜到城市 铁路沿线和大型厂矿作案 符合劳动
教养条件的人 也可以收容劳动教养
第十条 对下列几种人收容劳动教养
一 罪行轻微 不够刑事处分的反革命分子 反党反社
会主义分子
二 结伙杀人 抢劫 强奸 放火等犯罪团伙中 不够
刑事处分的
三 有流氓 卖淫 盗窃 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 屡教
2
不改 不够刑事处分的
四 聚众斗殴 寻衅滋事 煽动闹事等扰乱社会治安
不够刑事处分的
五 有工作岗位 长期拒绝劳动 破坏劳动纪律 而又
不断无理取闹 扰乱生产秩序 工作秩序 教学科研秩序和生
活秩序 妨碍公务 不听劝告和制止的
六 教唆他人违法犯罪 不够刑事处分的
第十一条需要实行劳动教养的人 均由省 自治区 直辖
市和大中城市的劳动教养管理委员会审查决定
第十二条对需要劳动教养的人 承办单位必须查清事实
征求本人所在单位或街道组织的意见 报请劳动教养管理委员
会审查批准 做出劳动教养的决定 向本人和家属宣布决定劳
动教养的根据和期限 被劳动教养的人在劳动教养通知书上签
名
被决定劳动教养的人 对主要事实不服的 由审批机关组
织复查 经复查后 不够劳动教养条件的 应撤销劳动教养
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