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关于档案鉴定问题若干思索.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关于档案鉴定问题若干思索

关于档案鉴定问题若干思索摘 要:文章就档案鉴定“为谁鉴定”、“由谁鉴定”、“挑选什么”、“鉴定什么”、“如何鉴定”五个问题谈了作者的思考与认识。 关键词:档案鉴定;鉴定目的;鉴定主体;鉴定客体;鉴定程序;鉴定内容;鉴定方法。 Abstract:The article talk about the authors thinking and understanding on the five aspects: 1. For whom archival appraisal does. 2. By whom archival appraisal does. 3. What selected? 4. What appraised? 5.How to appraise. Keywords:Archival appraisal;the appraisal purpose;identification of object;identification of main body;identification procedures;identification of content;identification method. 2006年《档案管理》杂志第2期~第6期连续刊载了刘东斌先生关于档案鉴定问题的5篇文章,[1][2][3][4][5]系统阐述了其关于档案鉴定“为谁鉴定”、“由谁鉴定”、“挑选什么”、“鉴定什么”、“如何鉴定”五个问题的观点。笔者认真研读了这5篇文章,也就这五个问题谈点个人思考与认识,兼与刘东斌先生商榷。 1 思考之一:档案鉴定是为谁鉴定的 “关于为谁鉴定档案的问题,历史上曾产生了若干个答案:统治者、文件形成者、学术研究人员(主要是历史研究人员)、全社会公民。”[6]刘东斌先生认为,档案鉴定主要是为未来的学术研究人员(主要是历史研究人员)鉴定的。[7]固然,从长远和历史的角度看,档案鉴定是“为未来选择历史”,[8]是为未来的人而鉴定,但档案鉴定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庞大工程,简单以此作答似乎不太妥当。那么,档案鉴定究竟是为谁鉴定的呢?对于古代档案鉴定是为谁鉴定的问题,这里我们暂且不去探讨,在此,我们重点探讨今天的档案鉴定是为谁鉴定的问题。我们今天的档案鉴定,有人将其大致分为三个阶段:“文件立卷归档的鉴定(相当于现在的文件归档整理的鉴定)、机关档案室的鉴定、档案馆的鉴定”,[9]那么,这三个阶段是“为谁鉴定”的呢? “文件归档整理的鉴定”主要是为“文件的形成者”鉴定的,也许,其中含有“为未来的学术研究人员鉴定”的成分,但那不是鉴定的初衷,因为鉴定的对象——“文件”毕竟是由“文件形成者”形成的。 “机关档案室的鉴定”主要是机关档案室在向档案馆移交档案时,按进馆要求对档案质量进行的鉴定,和对已到保管期限的未移交进馆的短期或者长期档案进行的鉴定,在很大程度上,也主要是为“文件的形成者”鉴定的,不过,可能要兼顾除“文件的形成者”以外的其他“档案利用者”[这其中,可能包括未来的学术研究人员(主要是历史研究人员)]的利用需求。 “档案馆的鉴定”,主要是指档案馆根据馆藏动态性原则对馆藏档案进行的定期鉴定,具体又包括三个方面:“(1)围绕开放档案进行鉴定;(2)对已到期的短期和长期档案进行鉴定;(3)对重复档案文件进行鉴定。”[10]档案馆围绕开放档案进行的鉴定即开放档案鉴定,主要是为“文件形成者”以外的其他社会利用者鉴定的。因为“文件形成者”利用档案馆馆藏的其自身形成的档案一般不受限制,而其他社会利用者一般只能利用已开放的档案。档案馆对已到期的短期和长期档案进行的鉴定即期满档案鉴定,在很大程度上是 “为未来的学术研究人员(主要是历史研究人员)鉴定”的,因为期满档案鉴定除“把那些内容重要的反映本机关主要职能活动和基本历史面貌的文件”继续留存外,主要是把“对研究个别情况起到凭证作用的文件(如名人及重要领导人的批示、讲话、手迹、书信等) 继续留存”,[11]而这些文件,无疑是“未来的学术研究人员(主要是历史研究人员)”喜爱的珍贵史料。档案馆对重复档案文件进行的鉴定即重复档案鉴定,是为“档案馆自己”鉴定的。其目的主要是为了优化馆藏,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档案文件,从而减少档案馆的人力、物力、财力的不必要的浪费。 2 思考之二:档案鉴定应当由谁鉴定 关于档案鉴定应当由谁鉴定的问题,国外曾有两种最具代表性的观点,“其一,以希拉里?詹金逊(英国著名档案学家)为代表,认为文件形成者是档案鉴定合适的人选;其二,以T?R?谢伦伯格(美国著名档案学家)为代表,认为档案人员才能胜任鉴定工作”,“我国采取的是档案人员、业务人员和有关领导三结合的办法”。[12]刘东斌先生认为,应当由文件形成者、档案人员、档案利用者三方面人员共同完成档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