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结构与性质-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 ?季铵的热消除反应 当胺与过量的碘甲烷作用,最终均生成氮原子上带有甲基的季胺盐。这一过程称为彻底甲基化反应。根据消耗碘甲烷的摩尔数,可推知胺的种类。季胺碱与AgOH(或湿的氧化银)反应,便生成季胺碱。季胺碱受热分解,发生消除反应,称为Hoffmann消除反应。凡具有β-H 的季胺碱,受热分解生成胺、水和烯烃。 若有几种不同的β-H 时,在Hoffmann消除中起决定性的β-H 的酸性,酸性越强,越易消除。 其产物为双键上含烃基较少的烯烃, 该规则称为Hoffmann规则。与 Saytzeff规则相反。 从反应历程看,β-H 酸性起决定性作用。例如: 很显然与苯相连的β-H 酸性更强,更容易被消除。 Hoffmann消除的另一个因素是主体因素。一般来讲,以反应消除为主,被消除的两个基团处于反应共平面,不处于对位交叉或构象。在特殊情况下也能发生顺式消除。例如: 因为桥的刚性,使它不能达到反式消除所要求的构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两种电子效应结果一致,因此L吸电子性的强弱顺序为: 所以羧酸衍生物的亲核反应的活性强弱顺序为: 亲核试剂Nuˉ通常指H2O、ROH和氨(胺),与此发生的反应也相应称为羧酸衍生物的水解、醇解、氨解。碳负离子有强的亲核性,也常与羧酸衍生物发生亲核加成反应。 (1)水解反应 酰氯水解最快,室温下,能与空气中水发生反应,形成酸雾(冒白烟),酸酐加热就能水解,酯需要酸碱作催化剂,加热条件可以水解,而酰胺则需要长时间加热回流。 在水解反应中,酯的水解反应应用广泛,其机理研究比较清楚,无论酸催化剂还是碱催化剂,其反应速度都与酸或碱有关。酯基所连的取代基空间效应对水解速度影响较大。 (2)醇解反应 酰卤的醇解常用来制备用其它方法难制备的羧酸酯: 环状酸酐醇(或酚)解,可以得到二元酸的单酯: 酰卤、酸酐的醇解反应又称为醇的酰化反应。 酯的醇解称为酯交换反应,在有机合成中,常用低级醇酯通过酯交换反应,使低级醇蒸出来生成不易挥发醇的酯。 3、氨解反应 由于氨(胺)具有碱性,其亲核性比水强,故氨解反应比水解反应更容易进行,不需酸或碱的催化。 酰卤或酸酐与胺的反应又称胺的酰化反应. 酯的氨解为放热反应,为了避免分子中其它活泼基团受到影响,常低温反应。 4、? 其它亲核加成反应 (1)与有机金属化合物的反应 酰卤、酸酐、酯均能与格氏试剂作用生成酮,酮易与格氏试剂进一步反应生成叔醇: 甲酸酯与格氏试剂作用,可得到对称的仲醇: 酯还能与有机锂反应,若空间位阻大,反应会停留在生成酮的阶段: 二烃基酮锂和有机镉与酮的反应速度较慢,活性最强的酰卤与有机镉反应制备酮,但酯、酰胺不发生反应: (2)酯缩合反应 酯基是吸电子取代基,α-H具有活性,在碱性条件下,以质子形式离去,生成碳负离子,是强的亲核试剂,与另一分子酯发生亲核加成反应: 加成产物消除一个烷氧基,生成β-酮酯,该反应也称为Claisen缩合。 二元羧酸酯的缩合称为Dieckmann缩合。 5 ?羧酸的脱羧反应 1、一元羧酸的脱羧反应 羧酸仲羧基比较稳定,在特殊条件下,和烃基含有取代基时,可发生脱羧反应,羧酸盐与碱石灰(NaOH+CaO)共热可脱羧: 长链脂肪酸的脱羧反应往往需要高温,且产率低。 当α-碳原子上有吸电子取代基时(如硝基、卤素、酰基和氰基等)容易脱羧: 羧酸的银盐与卤素在无水惰性溶剂仲回流,失去CO2,生成少一个碳原子的卤代烃,该反应称为Hunsdicker反应。 羧酸与四醋酸铅与氯化锂反应,脱去CO2生成卤代烃,该反应称为Kochi反应。 2、? 二元羧酸的脱羧反应 二元羧酸对热稳定,加热或与脱水剂(乙酸酐、乙酰氯、五氯化二磷等)共热时,易发生脱羧或脱水反应。 乙二酸和丙二酸加热脱羧: 而丁二酸和戊二酸则发生脱水法应生成五元环和六元环的环状酸酐: 己二酸及庚二酸加热脱羧的同时脱水,生成五元环和六元环的环酮: 七个碳以上的二元酸,在高温时发生分子间脱水,生成高分子量的酸酐。 6 ?羧酸及衍生物的还原反应 羧酸很难用催化氢化法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石家庄铁道大学《线性代数》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卷.pdf VIP
- 不同因子对酸茶品质及高含量ga形成的影响茶学专业论文.docx VIP
- 2024年秋国开《行政复议法》形考任务1-4(答案).docx
- 第1讲物质的分类及转化.docx VIP
- 2021-2022学年四川省成都市高二(上)期末化学试卷(附答案详解).docx VIP
- 2024-2025学年小学数学北师大版(2024)一年级上册教学设计合集.docx
- 产品技术要求(软件产品).pdf VIP
- 新人教版化学选修5高中《卤代烃》教案二.doc VIP
- 新版高血压常用药物治疗方案介绍.ppt VIP
- 2024-2025新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全册)优秀ppt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