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牛产品治牛病及巧用药.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巧用牛产品治牛病及巧用药

巧用牛产品治牛病及巧用药一、牛初乳 方1:牛初乳(母牛分娩后1-4天的)20毫升(每100毫升加青霉素、链霉素5万单位)或喂初乳2-3升。主治:牛胎衣难下。 方2:取产后4小时以内的初乳,给青年母牛颈部皮下注射30毫升。主治:母牛乏情。 二、牛骨 方1:牛骨(煅黄)3份,杨树花、榆树皮各4份,花椒1份,共研末,加面粉、白酒适量,调膏,热敷伤部,每日1次。主治:牛单纯骨折。 方2:牛骨煤炭研末,加白糖水适量,涂敷伤部。主治:牛创伤。 三、牛胎衣 方1:将生牛胎衣切成小块,置瓦上用火焙成黄色,研为细末,用适量植物油调成稀糊状,涂敷患部,每日一次,连用2--3次。主治:犊牛疥癣。 方2:新鲜母牛胎衣1个,洗净切碎,掺入食盐50克,加水1-2升。调和灌服或喂饮。1-2次即可见效。主治:母牛产后无乳。 方3:牛胎衣1个,洗净晾干,方火焙干研成细末,加红糖200克、黄酒500克,温开水适量,搅匀。主治:牛虚弱消瘦。 方4:牛胎衣1个,当归40克、山茱萸30克、肉桂30克、熟地30克、醋香附40克、淫洋霍40克、益母草45克。将上述药焙干研末,热水冲内服或拌入少量精料中喂服,每日或隔日1剂,连用2-4剂,重者可服5-6剂,一般于发情前的6-8天或发情后的2-3天开始喂药效果最佳。 加法:虚弱不孕加人参、黄芪、白术、冻皮;宫寒不孕去熟地,加白术、白芍,制附片;肥胖不孕去当归、山茱萸、肉桂、熟地,加苍、术、半夏、茯苓、枳壳、升麻、柴胡,同时减少精料,增加运动;不发情用胎衣散和复方仙阳汤,取当归、赤药、黄芪、香附子、胎衣。此方有滋肾、补肾、活血化淤、湿经散寒之功能,且药源广、疗效确实、有效期长、方法简便。主治:牛久配不孕。 四、牛鼻子 取牛鼻子1只,温水洗净,入砂锅中煎煮,待汤煎至乳白色时,加入大葱1根,再煮10分钟左右,取其汁,拌精料喂牛。主治:母牛泌乳不足。 五、治牛病巧用药 1.白糖主治耕牛烂肩病。方法是在患处均匀地撒一层白糖,当白糖溶化后,可形成胶状黏糊物质,一般24小时-36小时,创面干燥,3天~4天即可痊愈。 2.大葱。取葱白60克,炒食盐30克,神曲60克,共同捣烂,加入食醋300毫升、红糖120克、水1升,煎汁,大牛一次内服,7天为一个疗程。主治牛急性胃卡他(适于胃寒不食,粪干稀交替时用)。取大葱3根,神曲、大葱、生姜、大枣(去核)各60克,研末,用开水调好,加黄酒200克,大牛一次内服。主治牛急性肠卡他。 3.车前子治犊牛脐炎:将采集的车前子洗净晒干,焙或炒至微黄后研成细末。使用前,用生理盐水将患有脐炎的犊牛脐部清洗创伤面后,将车前子粉撤布于脐上,以药粉覆盖创面为宜,再用纱布包扎,隔3天换药1次,一般7天~9天即可治愈。 4.治牛胎衣不下:视牛个体大小,将车前子200克-350克,用纯酒精拌湿,点燃后搅拌,火灭后研碎成粉,再用开水调匀,待降温以后,一次性灌服,两天内胎衣即可全部排出。 (作者单位:22450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滨淮镇多服中心) 羊痢疾防治 冯兴锋 羔羊痢疾是以剧烈腹泻为特征的急性传染病,主要危害7日龄以内的羔羊,其中以2-5日龄的发病最多,常使大批羔羊死亡。本病多发生于气候寒冷、变化剧烈的冬春季节,如刮大风、下大雪之后流行严重,死亡率也很高,给羔羊产业造成巨大损失。 一、病因 该病的病因很复杂,在不同地区,病原可不同,目前认为主要可以分为两类。 1.厌氧性羔羊痢疾:病原为 产气型荚膜梭菌,主要为B型产气荚膜梭菌,有时C型荚膜梭菌也可引起本病。 2.非厌气性羔羊痢疾:病原体主要是大肠杆菌,此外,沙门氏菌和肠球菌等也可以致病。 3.其他因素:如羔羊体质瘦弱,气候寒冷受冻,饥饱不均。拥挤,羊舍及环境卫生条件差。羔羊感冒、肺炎等,均可诱发本病。 二、症状 羔羊发病后,先是精神不好,低头弓背,不想吃奶。随后发生持续性腹泻,粪便腥臭,开始排糊状便,以后变为水样腹泻,并带有气泡、黏液和血液。后期肛门失禁,病羔逐渐虚弱、脱水,卧地不起。如不及时治疗,常在1-2天内死亡。有的病例羔羊表现腹胀,不下痢,或仅排少量稀粪,腥臭难闻,四肢瘫痪,卧地不起,呼吸急促,口流白沫,头向后仰,最后昏迷,常在数小时至十几小时内死亡。 三、治疗 近年来,笔者应用板蓝根和黄芪多糖及六茜素注射液配合口服液盐(ORS)疗法,治疗本病,获得良好效果。具体用药方法是: 1.板蓝根5-15克,煎汤内服,或用板蓝根冲剂1-2包(人医用药),温开水冲服,每日2-3次,连用2-3天。 2.板蓝根注射液5—10毫升。每日2次,肌肉注射,连用2--3天。 3.黄芪多糖注射液4-5毫升,每日1次,连用2-3天。 4.六茜素针剂,按每千克体重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