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老龙头海神庙
海神天后,又名妈祖,姓林名默,福建莆田湄洲人,生于宋初建隆元年,生来从不哭啼,故取名默。其水性极好,常常救助海上遇难的客商和渔民,28岁仙逝,其事迹在民间广为流传,历来受到人们的爱戴和尊崇,其名号成为古代航海者乘风破浪的精神力量,其封号自宋至清,多达40余次,其地位,也由最初的林姑娘升为夫人、妃、天妃、圣妃、直至天后,其庙宇遍布我国海、沿海、沿江以及东南亚地区。 * 天后宫的北面,从栈桥上走过,就是妈祖庙的观海亭。观海亭,八角外展,古朴端庄,厅内“四海永清”匾为雍正皇帝御题,表达了四海清静,天下太平的美好愿望。 * 坐在观海亭看大海,祈求安澜、伏波,这可能就是在这里建海神庙的寓意:大海安静,不起波浪。 */34 谢谢收看* * * * * * E-mail文化传播网 1381年,明朝开国元勋徐达奉命主持修长城。为了调运各种军需民用物资,在山海关石河口修建了码头。船夫渔民出海作业,总是冒着很大的危险,在科学技术不发达的年代,人们只好把生命托付给神灵。为了乞求神灵的保护,乞求海上风平浪静,平安无事,就在秦皇岛山海关老龙头的西侧修建了海神庙、北海神庙、妈祖庙、龙王庙等四座庙宇。? */34 */34 1990年八国联军从老龙头登陆后,将山海关老龙头的西侧修建的海神庙、北海神庙、妈祖庙、龙王庙等四座庙宇全部毁掉了。旧址虽在,庙貌却已无存。 */34 1988年,秦皇岛山海关区政府为了开发旅游资源,集资450万元,按原貌恢复了海神庙的建筑。修建后的海神庙,亭台楼阁错落有致,每当云雾缭绕或烟雨蒙蒙,海神庙若隐若现好似瀛洲仙境。 */34 老龙头海神庙,总面积达1700平方米,主体建筑伸入海中124米,座南朝北,三面环水,是全国唯一的一座伸入海中的海神庙,也是唯一的面向北方的海神庙。 */34 海神庙玉石牌坊前广场上左侧台阶上的“御批”祭文巨碑。 */34 牌坊前广场上树立着汉满两种文字对照镌刻“御批”的功德碑(左右各一) */34 山海关海神庙牌楼,由汉白玉砌成,琉璃瓦顶,装饰精巧,前书“安澜”,后书“优波”,意思是让大海安静,海不扬波。表达了人们祈求风平浪静,行船安全的愿望。 */34 妈祖庙是按南北中轴线对称布局设计和建设,穿过牌坊,就是三孔桥,桥上及庙宇四周有用花岗石料雕凿而成的石栏板,栏板之间有望柱。三孔桥的前面妈祖庙山门。 */34 三孔桥和硬山顶带耳房、左右有幡杆的妈祖庙山门。 */34 ? 海神庙和一般佛教庙宇的不同,进入山门,它里面供奉的不是四大天王,而只有“天佑”和“天应”两位大海中的神将。 */34 进入山门,左右就是“天佑”和“天应”。“天佑”的的意思就是上天保佑。这二位原来都是大海中的怪物,浑身的力气没处使,就专门兴风作浪,玩恶作剧。后来他们被“天后娘娘”——妈祖收伏了,成了妈祖的得力助手。 */34 “天应”就是指“叫地地灵,叫天天应”。 */34 走过山门,左侧的耳房是财神殿,右侧耳房用于工作人员休息。 */34 过山门入庭院即海神庙的正殿——海神殿。海神殿居于整个庙宇的中心位置。殿门上方悬有乾隆御笔书额“汇溟宁宴”,殿门西旁有一幅对联:“翕受奠刊维澜安拱极,灵长资坎德派演朝宗。” * ?? 海神殿内供奉唐玄宗于天宝十年所封四海龙王的北海之神广泽王玄冥,也就是北海之神。 * 殿内,海神端坐于宝座上,身着黄袍,气宇不凡。侍者安然立于两旁,两厢各有站班像四尊,左为赶海夜叉、顺风耳、风婆、雨神;右为巡海夜叉、千里眼、电公、雷母。造型生动,栩栩如生。 * 海神殿前左有钟楼、右有鼓楼各一座。 */34 海神庙正殿前面的庭院,左右两侧有两个吉祥物。右边的叫做“乘黄”,也叫“飞黄”。乘黄、龙马守卫着海神殿,使海神更增添些神圣之感。 */34 ?? 左边的这一个叫做“龙马”。龙头,马身,还有两个可以张开的翅膀, “鸣声九音”叫的声音很好听。 古书云,龙马就是乘黄。在海神庙的前面设立龙马、乘黄的塑像,是取其“河水之精”的含义。 */34 海神殿后面另有一楹联,横额为“风平浪静”,联为“五湖四海皆是我,九江八河一家人”,庭院中铸铁香炉,上刻“风调雨顺”,六角各悬风铎,微风送过,叮咚悦耳。 */34 天后宫为两层重檐式建筑,大殿一层檐横额“盛德在水”对联:“向四海显神通千秋不朽,历数朝受封典万古留芳” */34 天后宫院内右侧立着历代皇帝对海神庙的褒封碑。东西墙上还镶有魏武帝、北齐祖廷、隋炀帝等帝王文人观沧海、祭海神天妃的十首诗作。 */34 * * * * * 大殿二层背面二楼悬挂匾额“万里波澄”系康熙四十二年所题,一楼悬“珠宫涌现”,系乾隆九年御赐。殿后左右壁镶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