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微处理器研发中心MPRC介绍.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北京大学微处理器研发中心MPRC介绍

北京大学微处理器研发中心简介 “芯”路历程: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取得重要标志性成果 北京大学微处理器研究开发中心是我国高校中第一个专业从事自主微处理器研发的科研中心,长期从事自主微处理器和系统芯片设计及软硬件协同设计研究开发,始终坚持自行设计、自主开发,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发展思路,在微处理器研究方面已有十余年的研究开发积累。近年来,中心承担了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重点项目、一般项目)、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专项基金等支持的30余项科研任务。中心在微处理器及配套系统软件方面的研究开发项目连续三年得到863计划重大项目的支持。主要标志性成果如下: 1999年12月开发成功UniCore16嵌入式微处理器及国内第一套支持微处理器正向设计的软硬件协同开发环境。该成果被评为“1999年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之一。 2000年12月,成功研制我国第一颗支持16位/32位两套指令系统的微处理器及信息家电示范系统。 2001年9月,自主研制成功64位浮点协处理器UniCore-F64、改进优化设计的32/16位定点微处理器UniCore32,以及PCI 2.2、Ethernet MAC等多种集成电路IP核。 2002年6月,研制成功支持系统芯片开发的软硬件协同设计/协同验证平台、面向移动信息设备的系统芯片“众志-805”。 2002年12月,研制成功面向网络计算机的北大众志-863 微处理器系统芯片及配套系统软件,随后成功开发基于北大众志-863 微处理器系统芯片的NetPC整机系统,可独立运行Linux操作系统、XWindow及大量应用软件;与此同时,基于北大众志-863 微处理器系统芯片的网络计算机(NC)进入试用阶段。 2003年,与国际知名测试厂商安捷伦联合公布北大众志-863 微处理器系统芯片产品成功通过大批量量产测试,采用0.25微米工艺的北大众志-863 微处理器系统芯片批量生产,集成度超过200万门,工作频率为200MHz;采用0.18微米工艺的北大众志-863 微处理器系统芯片研制成功,工作频率为300MHz;基于北大众志-863 微处理器系统芯片的网络计算机(NC)正式进入市场。 2004年,合作完成采用北大众志微处理器核的家庭网关系统芯片,并研制成功样机系统; 2004年与北大众志公司合作,面向教育、办公、医疗、工厂等领域全面推广网络计算机,并在江苏常州完成中规模应用试点工作。 2004年和2005年的科技部两会报告中,“以自主开发的北大众志微处理器系统芯片和Linux操作系统为基础的新一代网络计算机”被列为“中国科技界的原始性创新能力不足问题得到改观”的标志性重大高新技术成果之一。 2004-2005年,研制成功PKUnity-2 600MHz微处理器系统芯片,PKUnity-2 芯片集成了大量全新的集成电路IP核,包括DDR-I存储控制器、66MHz PCI 2.2桥、1000M以太网卡控制器、ATA7硬盘控制器、USB 2.0控制器等等。 2005年1月,“北大众志-863 CPU系统芯片及应用”参加由科技部、信息产业部、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等五家单位共同主办的“首届国家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基地和香港科技园‘孵化创新产品’竞赛”,荣获唯一特等奖。 2005年10月,“北大众志-863 CPU系统芯片”和“北大众志网络计算机”在第七届中国(深圳)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上,荣获两项优秀产品奖。 全球互动:重视国际合作,建立了多方位的联合研发中心 北京大学微处理器研究开发中心注重与国内外著名研究机构和企业的合作: 1999年,与Intel公司共同成立了“北京大学-英特尔软/硬件协同设计联合实验室”; 2000年3月,与美国UCLA、UCSB、(新竹)清华大学、(新竹)交通大学、北京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共同成立了“国际系统芯片研究中心”,该中心获得美国和中国自然科学基金委的重点支持; 2002年2月,与联想(深圳)板卡设计中心共同成立“北京大学-联想系统芯片设计联合实验室”。 2003年9月,与Mentor Graphics公司在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成立了“北京大学-明导科技”系统设计联合实验室。 2005年12月,与AMD公司合作成立了“北京大学-超微先进计算技术联合实验室”。 2005年作为科技部指定的接收单位,北京大学微处理器研究开发中心获得了美国AMD公司的Geode-2处理器的技术授权,从而为开发国产X86兼容微处理器奠定了基础。这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次向在美国境外授权开发X86兼容的微处理器及系统芯片。此次合作也是迄今为止中美半导体领域最具影响力的技术合作。 中心还与国际著名EDA公司Synopsys、Mentor Graphics、Magma、SpringSoft等建立了密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