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芯原技术信息资料.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电芯原材料技术信息 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 电芯工艺部 罗建成 2016年08月31日 正极—磷酸铁锂 磷酸铁锂(LiFePO4)为橄榄石型结构,作为正极材料应用于锂电池中。理论容量为170 mAh/g,实际容量130-145 mAh/g 。具有价格低廉、电化学性能好、对环境友好无污染等优点。 晶体结构 橄榄石 理论能量密度(mAh/g) 170 实际能量密度(mAh/g) 130-140 平台电压(V) 3.1-3.3 循环性(次) >2000 Li+扩散系数(cm2/s) 10-13~10-16 电子电导率(S/cm) 10-9 电阻率(Ω·cm) 109 碳包覆电阻率(Ω·cm) 10~103 过渡金属 非常丰富 环保性 无毒 安全性能 好 适用温度(℃) -20~75 正极—磷酸铁锂 正极—磷酸铁锂 正极—磷酸铁锂 物化参数 单 位 公司标准 粒度分布 μm D10:≥0.7 μm D50:2.5~5.0 μm D90:≤12.0 μm Dmax≤30 比表面积 m2/g 12±3.0 振实密度 g/cm3 1.15±0.15 电阻率 Ω•cm ≤2000 H2O ppm ≤1500 碳含量 % 1.7±0.3 Li % 4.3±0.15 Fe % 33.5±1.5 P % 19.0±0.8 首次放电容量 mAh/g ≥145 首次放电效率 % ≥95 正极—磷酸铁锂 正极—磷酸铁锂 正极—磷酸铁锂 粒度的影响(D50) 根据厂家工艺,颗粒度可分两种: (A)1μm≤D50≤2.5μm; (B)3.5μm≤D50≤8μm; 其中,可大体认为A的低温倍率性能较优,B的加工性能较优。 正极—磷酸铁锂 碳含量 (1)增加碳含量可以减少颗粒之间的接触电阻,增加电子传输速度;可以减小粒径;但是过多的碳不仅会拖累锂离子的传输速度,同时会降低材料的压实,材料的比表面也会增大; (2)一般来说较优秀的厂商,碳含量控制在1.5%~3%左右,总的来说碳含量控制在5%以下,过多会影响锂离子在界面的迁移。 正极—磷酸铁锂 比表面 (1)较大的比表面有利于提高材料的低温性能, (2)通常情况下,比表面与粒度成反比,与碳含量成正比,较大的比表面不利于加工,一般来讲控制在15±2比较合适; (3)例外,如果材料的加工性能比较好,可以提高比表面; 正极—磷酸铁锂 晶胞参数的影响(XRD) 材料厂商 a b c c/a 晶粒大小 3C恒流比 金锂 5.897 10.446 4.665 0.791 534埃 93.8% 特瑞 5.995 10.197 4.659 0.775 735埃 91.3% (1)通过XRD数据,可以计算出LFP的晶胞参数,大量结果表明,晶胞常数c/a值越大,越有利于Li+的嵌入与脱出。 (2)一般来讲,晶粒越小, Li+的迁移通道短,能更迅速的进入电解液。 负极—人造石墨 人造石墨是常用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其晶体有碳原子组成的六角网状平面规格堆砌而成,具有层状结构。 石墨导电性好,结晶度高,锂离子嵌入石墨层厚,形成嵌锂化合LixC6。充放电时,锂在石墨中的脱嵌反应: C6 + xLi++xe- =LixC6 项目 单位 指标 理论密度 g/cm3 ≥2.20  振实密度 g/cm3 1.10±0.10 比容量 mAh/g ≥340.0  效率 % ≥92.0  比表面 m2/g 1.3±0.3 粒径(D50) μm 15.0±2.0  水分 % ≤0.2 灰分 % ≤0.10  Fe ppm ≤50 负极—人造石墨 物化参数 单 位 标准 粒度分布 (影响加工性能、倍率、低温) μm D10:≥6 μm D50:10-18 μm D90:≤29 μm Dmax:≤48 比表面积 (影响首效、加工、低温) m2/g 1.5~3.0 振实密度 (加工) g/cm3 1.0~1.4 Fe ppm ≤50 首次放电容量 mAh/g ≥355 首次放电效率 % ≥92 负极—人造石墨 负极—人造石墨 (1)天然石墨 优点:成本低,可逆容量高,360~365mAh/g; 缺点:循环、倍率、首效都低于人造石墨。 (2)人造石墨 优点:倍率、循环、首效高于天然石墨; 缺点:可逆容量低(340~355)、电解液的选择性差; 负极—人造石墨 (3)MCMB(中间相碳微球) 优点:循环、倍率、低温性能好、首效高; 缺点:成本高、压实(~1.3)和容量略低(320~340)于人造石墨。 负极—人造石墨 (4)软碳 优点: (1)价格与人造石墨差距不大; (2)过充、过放性能好; (3)倍率、低温性能优于传统石墨; 缺点: (1)首效低、压实低、可逆容量

文档评论(0)

5029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