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生物芯片技术概述-中国试剂网
中国试剂网 3.23.13
生物芯片技术
一、 概述:
生物芯片这一名词最早是在80 年代初提出的,主要指分子电子器件。美国海
军实验室研究员 Carter 等试图把有机功能分子或生物活性分子进行组装,想构
建微功能单元,实现信息的获取、贮存、处理和传输等功能。用以研制仿生信息
处理系统和生物计算机。产生了分子电子学同时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如分子
开关、分子贮存器、分子导线和分子神经元等分子器件,更引起科学界关注的是
建立了基于DNA 或蛋白质等分子计算的实验室模型。
进入90 年代,另一类生物芯片引起了人们的关注,通过机器人自动打印或
光引导化学合成技术在硅片、玻璃、凝胶或尼龙膜上制造的生物分子微阵列。实
现对化合物、蛋白质、核酸、细胞或其它生物组分准确、快速、大信息量的筛选
或检测。
二、 分类
根据分子间特异性相互作用的原理,将生命科学领域中不连续的分析过程集成
了芯片表面,构建微流体(Microfluidics)生物化学分析系统。按照芯片上固定的
生物分子的不同,可以将生物芯片划分为:基因芯片、DAN 芯片、蛋白质芯片
及芯片实验室(Lab-on-chip) 。从其功能不同的角度,又可分为:测序芯片、表达
芯片和比较基因组杂交(CGH)芯片。
三、 制备
1. 载体材料的要求:作为载体必须是固体片状或者膜、表面带有活性基因,
以便于连接并有效固定各种生物分子。
2. 载体种类:玻璃片、PVDF 膜、聚丙烯酰氨凝胶、聚苯乙烯微珠、磁性微
珠。
3. 芯片制备方法:两大类:一类是原位合成;一类是预合成后点样。
原位合成:适用于寡核苷酸,通过光引导蚀刻技术。已有 P53 、P450 ,
BRCAI/BRCA2 等基因突变的基因芯片。
预合成后点样:是将提取或合成好的多肽、蛋白、寡核苷酸、cDNA 、基
中国试剂网 3.23.13
因组 DAN 等 通过特定的高速点样机器人直接点在芯片上。由于该技术相对简
易低 廉,被国内外广泛使用,目前市场上销售的芯片大多采用这一技术制作的。
接触式点样:是指打印针从多孔板取出样品后直接打印在芯片上。打印时
针头与芯片接触。优点是探针密度高,通常一平方厘米可打印2500 个探针。 缺
点是定量准确性及重现性不太好。
非接触式点样:针头与芯片保持一定距离。优点是定量准确重现性好,缺
点是喷印的斑点大,密度低。通常一平方厘米只有400 点。但是日本佳能公司 能
把喷印点直径大小由150-100µm 降到30-25µm 。可将哺乳动物整个基因组DNA
点阵于一张芯片上成为可能。
4. 生物样品的制备:分离纯化、圹增、获取其中的蛋白质或DNA 、RNA 并用
荧光标记, 才能与芯片进行反应。 用DNA 芯片做表达谱研究时,通常是将样
品先抽提mRNA ,然后 反转录成cDNA 。同时掺入带荧光标记的dCTP 或dUTP 。
四、 检测设备:
以基因芯片为例:基因芯片的原型是80 年代中期提出的,兴起于90 年代后
期。基因芯片的测序原理是杂交测序方法,即通过与一组已知序列的核酸探针杂
交进行核酸序列测定的方法,可以用图来说明。在一块基片表面固定了序列已知
的八核苷酸的探针。当溶液中带有荧光标记的核酸序列TATGCAATCTAG,与基
因芯片上对应位置的核酸探针产生互补匹配时,通过确定荧光强度最强的探针位
置,获得一组序列完全互补的探针序列。据此可重组出靶核酸的序列。
杂交反应是荧光标记的样品与芯片上固定的探针间进行特异性选择反应的过
程。芯片杂交属于固一液相杂交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