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案8 汉字与书法;学习·探究区;;汉字不等同于书法。汉字的发展体现了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故其按照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的脉络演变发展,总的趋势是由繁到简。而书法兼具审美与实用功能,自觉地创造书法美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一种艺术形式。可以说,书法是汉字的艺术形式。;归纳总结;探究点1 汉字的起源;(2)材料二的说法是否可信?为什么?甲骨文的发现有何意义?;探究点2 秦朝“书同文字”;探究点3 汉字形体的演变历程怎样?呈现出怎样的演变总趋势?;二、书艺历程;中国的书法艺术是以中国汉字的文义为内容,以某种字体的书写为形式的独特艺术。书法艺术以自由多样的线条的曲直运动和空间构造,表现感情、气势和意境,具有特殊的审美价值。(人民版);3.书法艺术的发展
(1)秦汉:自发的书法艺术
秦汉时期:秦小篆、汉隶已具有书法的美感,但大多为实用性文字。
(2)魏晋南北朝: 的书法艺术
①有利条件:人们对汉末社会危机进行深刻反省;士人群体逐渐形成,书法成为士人表达自我对意境、神韵、风骨追求的理想形式;
等文具的改进,为书法技巧的创新提供了条件。
②代表:王羲之的《 》,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3)隋唐:新的高峰
隋唐一统,书法艺术也达到了新的高峰,既有张旭、怀素狂放不羁的草书,也出现了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等注重 的楷书,书法理论也日趋成熟。;(4)宋代:崇尚意趣、忽略法度
宋代随着 兴起,社会生活丰富多样,书法艺术出现各具情态的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四大家。;(5)明代:呈现 、世俗化、个性化趋势。;深度点拨;探究点1 魏晋南北朝时期书法艺术的特点
材料
《兰亭序》
思考 材料中的书法是什么字体?属于谁的作品?
;探究点2 隋唐时期的书法艺术特点
材料
张旭草书 颜真卿《多宝塔碑》(局部)
;答案 盛唐时期。特点:风格多样,既有张旭等狂放不羁的草书,也出现
了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等注重规范法度的楷书,书法理论也日趋成熟。
原因:盛唐时期,社会政治、经济高度繁荣,文化发展,知识文人队伍发
展壮大。;探究点3 宋代书法的艺术特点
;;反馈·训练区;2.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其形成完整体系的标志是( )
A.甲骨文的形成 B.秦始皇统一文字
C.楷书的形成 D.汉字演变为书法;3.汉字发展为自觉的书法艺术是在( )
A.商周 B.秦朝
C.汉代 D.魏晋南北朝;4.魏晋时期,王羲之被称为“书圣”,他的书法被人用重金收买,不仅仅表明他的字写得好,还说明了( )
A.魏晋时期的文人爱好书法
B.王羲之是一个唯利是图的人
C.王羲之以卖字为生
D.魏晋时期,书法是一门独立的艺术这一观念已成为当时人的共识;;;教材问题解答;自我测评
1.新石器时代的刻画符号应该是汉字的起源。商代的甲骨文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的汉字。商周时期出现“金文”。秦始皇以秦小篆为基础推行“书同文字”,推动了汉字的发展。后来汉字又逐渐演变出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等书体。;2.(1)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家分裂,社会动荡,一个特立独行的士人群体逐渐形成,书法成为士人表达自我对意境、神韵、风骨追求的理想形式。
(2)隋唐大一统,国家繁盛,是封建社会的繁荣阶段,书法也体现出大国盛世气象:或???绪狂放,极尽张扬个性之能事;或雍容大度,力求建立新法度。
(3)宋代时重文,市民阶层兴起,通俗文化逐步繁荣,文风很盛,社会生活丰富多样,书法也是重视个性而忽略法度。
(4)明代时期一方面商品经济发展,市民生活丰富;另一方面思想控制严密,所以书法更世俗化、平民化,更加强调个性化的创造。;北京奥运会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表达了2008年奥运会的主题。它将中国具有5 000多年历史的印章和书法等艺术形式与体育运动特征结合起来,巧妙地幻化成一个向前奔跑、迎接胜利的运动员形象。这一设计,凝聚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神韵。鲜红的色彩传达了中国文化特有的热情气氛;寓意丰富的图形,形如一个“京”字,表达了举办地的名称;也像一个冲向终点的运动员,体现了冲刺极限、创造辉煌的奥林匹克精神;又似一个载歌载舞的人,表达了13亿中国人民对于奥林匹克运动的美好憧憬和欢迎八方宾客的热情与真诚。;本课结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