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神经元病MND.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运动神经元病MND

运 动 神 经 元 病 (MND) 定 义 是一组病因未明,选择性侵犯脊髓前角细胞、脑干运动神经元、皮质锥体细胞 和锥体束的慢性进行性变性疾病。 兼有上和/或下运动神经元受损的体征, 表现为肌无力、肌萎缩和锥体束征的不同组合, 感觉和括约肌功能一般不受影响。 病因及发病机制 1.遗传因素:占5~10%,大多数散发。 2.免疫因素:目前认为,MND不属于神经系统 自身免疫性疾病。 3.中毒因素:兴奋性氨基酸谷氨酸的毒性作用。 4.慢性病毒感染 病 理 大脑皮层运动区锥体细胞、脑干下部运动神经核及脊髓前角细胞变性、数目减少。 颈髓前角细胞变性最显著,是最常见并早期受累的部位。 上下运动神经元瘫痪的鉴别诊断 ————————————————————————————————————— 体 征 上运动神经元 下运动神经元 ————————————————————————————————————— 瘫痪分布 以整个肢体为主 以肌群为主 肌张力 ↑ ↓ 腱反射 ↑ ↓ 病理反射 +    - 肌萎缩     -   + ———————————————————————————————— 临 床 表 现 通常分为以下四型: 1.肌萎缩性侧索硬化(ALS):脊髓前角细 胞或/和脑干运动神经核以及锥体束受累, 表现为上、下运动神经元损害并存的特征。多在40岁以后发病,男性多于女性。 2.进行性脊肌萎缩症(PSMA):运动神经元 变性仅限于脊髓前角细胞。 发病稍早于ALS,多在30岁左右,男性多见。 3.进行性延髓麻痹: 病变侵及脑桥和延髓运动神经核, 多中年以后起病。 4.原发性侧索硬化:选择性损害锥体束。 极少见,中年或更晚起病。 辅 助 检 查 1. MRI显示部分病例受累脊髓和脑干萎缩变小。 2.肌电图呈典型神经原性改变,主动收缩时运 动单位时限增加,有时可见束颤或纤颤电 位,神经传导速度正常。 3.血清肌酶、脑电图、脑干诱发电位、CSF检查多无异常。 4.肌肉活检有助诊断,但无特异性。 诊 断 中年以后隐匿起病,进行性加重, 表现上、下运动神经元受累,远端肌无 力、肌萎缩、肌束震颤,伴腱反射亢进 (或减退)、病理征等, 无感觉障碍, 典型神经原性肌电图改变,一般诊断不难。 鉴 别 诊 断 1.脊髓肌萎缩症: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症状类 似进行性脊肌萎缩症,但肌无力和肌肉萎缩一般从近端开始。 2.颈椎病脊髓型:一般肌萎缩仅局限于上肢, 胸锁乳突肌EMG 正常。 3.脊髓空洞症:一般有特异性的节段性分离性 痛温觉丧失。 4.良性肌束震颤:束颤广泛、粗大,无肌肉萎 缩和肌无力, EMG 正常。 治 疗 1.MND是一种慢性致残性神经变性病,目 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一般以支持及对症 疗法为主。 2. FDA批准的新药力鲁唑(riluzole),减少CNS谷氨酸释放,降低兴奋毒性作用,可推迟ALS患者发生呼吸功能障碍的时间及延长存活期,但未证明其可改善运动功能、肌力,可用于轻症患者,价格昂贵。 成人每次50mg,每日2次。 * * 临 床 表 现 *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