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山带岩相古地理研究与实践-沉积学报.PDF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造山带岩相古地理研究与实践-沉积学报

第34卷  第 1期 沉 积 学 报 Vol.34  No1   2016年2月 ACTA SEDIMENTOLOGICA SINICA Feb.2016 文章编号:1000⁃0550(2016)01⁃0001⁃14 doi:10.14027/ j.cnki.cjxb.2016.01.001 造山带岩相古地理研究与实践① ———以甘肃省奥陶纪为例 1,2 1,2,3 1,2 1,2 1,2 1,2 牟传龙   王启宇   王秀平   陈小炜   周恳恳   葛祥英 (1.成都地质调查中心  成都  610082;2.国土资源部沉积盆地与油气资源重点实验室  成都  610082; 3.山东科技大学  山东青岛  266590) 摘  要  造山带古地理的恢复与重建难度较大且尚无研究方法体系可循。 选择地处复杂中央造山带的甘肃省奥陶 纪为例,结合前人研究资料首次编制了早、中晚奥陶世的沉积构造格架及沉积盆地类型图,分析了它们之间的空间配 置关系。 在“构造控盆、盆控相”的思路控制下,以沉积岩性、结构—构造、古生物组合等为基础,以优势相原则,共划 分出滨浅海相、浅海陆棚相、开阔台地相、台地边缘浅滩相、潮坪相以及半深海(含斜坡相)—深海相等7类沉积相类 型,采用“在同一板块、构造背景下形成的沉积盆地内及空间连续配置的沉积盆地之间采用瓦尔特相律对古地理进行 合理的恢复;对不同的板块及构造背景下形成的沉积盆地或者是空间不连续配置的沉积盆地之间,古地理单元的恢 复则按现今出露地层所反应出的沉积环境忠实地表现,古地理单元之间可以不遵循瓦尔特相律”的方法恢复与重建 了研究区的古地理面貌,编制了相应的古地理图。 为造山带岩相古地理的研究提供了一种编图思路,具理论和实践 意义。 关键词  造山带  甘肃省  奥陶纪  构造  瓦尔特相律  沉积相  岩相古地理 第一作者简介  牟传龙  男  1965年出生  研究员  沉积地质与油气地质  E⁃mail:cdmchuanlong@163.com 中图分类号  P586  P531  文献标识码  A 带古地理的恢复则主要采用“反序“的方法,并认为 0  引言 造山带古地理不能在现代的地理底图上仅根据现有 [1] [7⁃8] 地处非板内 且具多期、多阶段裂解、拼合的构 地层产出状态重造。 吴根耀 则在重视构造复位的 造演化特征的造山带,后期经过多期次的构造改造、 基础上以”反序—反转构造“的方法对造山带古地理 变质以及大量“外来峰”、推覆体的影响,其古地理特 学进行了阐述。 于此,对于古地理重建中最难处理的 征的研究在思路和方法上与传统的一般基于稳定的 造山带古地理研究虽然不同的学者有着不同的研究 大陆克拉通及边缘地区的古地理恢复与重建有很大 方法与侧重,但是从整体的研究成果来看,大都追求 的差异。 针对造山带内可能大多出露“非史密斯型” 以符合瓦尔特相律的思路进行研究与探讨且依然处 [2] 于探索阶段。 虽有少数偏重于大地构造相方面的报 地层的古地理特征的研究与编图,Ogniben等 最先 [9] 提出了造山带地区的地层学工作不按岩相古地理复 告及图集出版 ,其余则大都处于文字描述讨论为 原的思路,但未探讨古地理恢复与重建的方法原则; 主阶段而没有形成“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