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庸集注
〔宋〕朱 熹 著
目 录
中庸章句序 . 1
第一章 . 5
第二章 . 6
第三章 . 6
第四章 . 7
第五章 . 7
第六章 . 7
第七章 . 8
第八章 . 8
第九章 . 9
第十章 . 10
第十一章 . 10
第十二章 . 12
第十三章 . 13
第十四章 . 14
第十五章 . 15
第十六章 . 16
第十七章 . 16
第十八章 . 17
第十九章 . 19
第二十章 . 25
第二十一章 . 26
第二十二章 . 26
第二十三章 . 27
第二十四章 . 27
第二十五章 . 28
第二十六章 . 30
第二十七章 . 31
第二十八章 . 32
第二十九章 . 33
第三十章 . 34
第三十一章 . 35
第三十二章 . 36
第三十三章 . 38
● 中庸集注 ●
中庸章句序
中庸何为而作也?子思子忧道学之失其传而作也。盖
自上古圣神继天立极,而道统之传有自来矣。其见于经,
则“允执厥中”者,尧之所以授舜也;“人心惟危,道心
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者,舜之所以授禹也。尧之
一言,至矣,尽矣!而舜复益之以三言者,则所以明夫尧
之一言,必如是而后可庶几也。
盖尝论之:心之虚灵知觉,一而已矣,而以为有人心、
道心之异者,则以其或生于形气之私,或原于性命之正,
而所以为知觉者不同,是以或危殆而不安,或微妙而难见
耳。然人莫不有是形,故虽上智不能无人心,亦莫不有是
性,故虽下愚不能无道心。二者杂于方寸之间,而不知所
以治之,则危者愈危,微者愈微,而天理之公卒无以胜夫
人欲之私矣。精则察夫二者之间而不杂也,一则守其本心
之正而不离也。从事于斯,无少闲断,必使道心常为一身
之主,而人心每听命焉,则危者安、微者着,而动静云为
自无过不及之差矣。
夫尧、舜、禹,天下之大圣也。以天下相传,天下之
大事中也。以天下之大圣,行天下之大事,而其授受之际,
丁宁告戒,不过如此。则天下之理,岂有以加于此哉?自
是以来,圣圣相承:若成汤、文、武之为君,皋陶、伊、
傅、周、召之为臣,既皆以此而接夫道统之传,若吾夫子,
则虽不得其位,而所以继往圣、开来学,其功反有贤于尧
─ 1 ─
● 中庸集注 ●
舜者。然当是时,见而知之者,惟颜氏、曾氏之传得其宗。
及曾氏之再传,而复得夫子之孙子思,则去圣远而异端起
矣。子思惧夫愈久而愈失其真也,于是推本尧舜以来相传
之意,质以平日所闻父师之言,更互演绎,作为此书,以
诏后之学者。盖其忧之也深,故其言之也切;其虑之也远,
故其说之也详。其曰“天命率性”,则道心之谓也;其曰
“择善固执”,则精一之谓也;其曰“君子时中”,则执
中之谓也。世之相后,千有余年,而其言之不异,如合符
节。历选前圣之书,所以提挈纲维、开示蕴奥,未有若是
之明且尽者也。自是而又再传以得孟氏,为能推明是书,
以承先圣之统,及其没而遂失其传焉。则吾道之所寄不越
乎言语文字之闲,而异端之说日新月盛,以至于老佛之徒
出,则弥近理而大乱真矣。然而尚幸此书之不泯,故程夫
子兄弟者出,得有所考,以续夫千载不传之绪;得有所据,
以斥夫二家似是之非。盖子思之功于是为大,而微程夫子,
则亦莫能因其语而得其心也。
惜乎!其所以为说者不传,而凡石氏之所辑录,仅出
于其门人之所记,是以大义虽明,而微言未析。至其门人
所自为说,则虽颇详尽而多所发明,然倍其师说而淫于老
佛者,亦有之矣。
熹自蚤岁即尝受读而窃疑之,沈潜反复,盖亦有年,
一旦恍然似有以得其要领者,然后乃敢会众说而折其中,
既为定着章句一篇,以俟后之君子。而一二同志复取石氏
书,删其繁乱,中名以辑略,且记所尝论辩取舍之意,别
为或问,以附其后。然后此书之旨,支分节解、脉络贯通、
详略相因、巨细毕举,而凡诸说之同异得失,亦得以曲畅
─ 2 ─
● 中庸集注 ●
旁通,而各极其趣。虽于道统之传,不敢妄议,然初学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