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7央财金融学院金融硕士招生简章
2017央财金融学院金融硕士招生简章
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一、专业介绍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以下简称金融硕士)设置在金融学院
招生。专业代码:025100。
我校金融学院成立于2003年,其前身是组建于1951年的中央财政学院金融系。
作为新中国最早建立的金融人才培养基地,在6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学院形成了货
币金融理论与政策、国际金融、微观金融与金融工程四个学科方向,学院设有金融
学系、应用金融系、国际金融系、金融工程系四个教学单位,并且先后成立了证券
期货研究所、国际金融研究中心、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和民泰金融研究所等研究机
构。
金融学是我校最早建立,全校规模最大、社会影响最大的学科之一,并且曾在
2002年、2007年先后两次被评选为国家重点学科。作为金融学的主要建设单位,金
融学院目前有专任教师59人,其中教授20人,副教授23人,讲师16人,兼职硕
士生导师80人,行政教辅人员10余人。学院拥有一批具有突出社会影响的学科带
头人和学术骨干,其中包括 “百千万人才工程 (国家级)”入选者2人、长江学者
讲座教授2人、全国和北京市教学名师奖获得者3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6
人、教育部 “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入选者9人、财政部 “跨世纪学科带头人”3
人、海外留学归国人员9人。学院还聘请了包括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Joseph
Stiglitz、RonaldMcKinnon、JohnWilliamson、BarryEichengreen、WingThyeWoo
在内的多位国际著名经济学家担任名誉教授和讲座教授,以及戴相龙、吴晓灵、吴
念鲁和李扬等国内知名专家学者担任荣誉教授、讲座教授和兼职教授。学院拥有一
支以金融学系为主体的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
长期以来,金融学院一直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作为使命,也
取得了显著成就。学院取得了大量优秀的教学和科研成果。在教学方面,先后两次
获得国家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拥有国家精品课程、国家资源共享课、国家双
语教学示范课程和北京市精品课程。在科研方面,近5年来学院教师主持或参与承
更多资料请到易研官网下载
担了国家级、省部级等各类项目近百项,在国内外发表论文千余篇,出版著作和教
材百余部;在社会服务方面,学院教师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积极参与政府政策咨
询、企业经营决策以及专业培训,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
金融学院高度重视国际化建设和发展。近年来,学院已与哥伦比亚大学、加州
大学 (戴维斯分校)、蒂尔堡大学、杜伦大学、伯明翰大学、庆应大学、高丽大学、
莫纳什大学、亚洲开发银行学院、德国发展研究院等国际著名高校和研究机构开展
了广泛的学术交流和教育合作。
中央财经大学是2010年教育部批准设立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的首批院校之一。该
专业致力于培养能够扎实掌握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的基本原理,深入了解宏观
经济和金融部门的实际运行状况,具有良好的职业修养、较强的洞察、分析、解决
问题能力以及广阔的国际化视野,能够胜任金融机构、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金融
管理及实际操作工作的高层次金融应用型人才。该专业设有银行管理、公司金融、
国际金融管理和金融工程四个研究方向。
金融学院自设立金融硕士以来,不断探索、改进和创新人才引进、培养、管理
及输出机制,全方位提高金融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以适应市场对金融人才的需求。
目前,学院已形成了夏令营选拔与全国统考有机结合的招生考核机制,进行金融硕
士优秀生源的选拔。在人才培养方面,学院与时俱进,注重挖掘学生兴趣及专长,
将全新的实践育人理念融入各培养环节,通过案例教学、实习实践、行业分析、素
质拓展、团队体验等多种方式,全面培养金融行业应用型人才。
三年来,金融硕士共计毕业194人,就业率达100%。其中签约工行、农行等国
有大银行总行、直属机构和分行共71人,占比36.6%;签约中信银行、招商银行等
股份制商业银行共14人,占比7.2%;签约中国移动、中粮集团等国有企业财务与
金融部门共38人,占比19.6%,考取公务员17人,占比8.8%,签约证券、基金、
信托、保险、资产管理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共54人,占比27.8%。
二、招生类别及规模
招生类别分为非定向就业和定向就业。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 (以下简
称骨干计划)为定向就业。学习方式均为脱产。
更多资料请到易研官网下载
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