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7年三支一扶考试申论热点:“代客扫墓”的“表面功夫”不要也罢
2017年三支一扶考试申论热点:“代客扫墓”的“表面功夫”不要也罢2017年三支一扶考试越来越近,华图小编为您准备了最热门的申论热点备考资料,希望对您的复习有所帮助。申论热点材料清明节前夕,南京市雨花台功德园推出“代客扫墓”服务,并在线直播全程。逝者亲属向公墓方提出申请后,雨花台功德园将开设一间视频直播间,亲属通过公墓官方微信公号,在输入密码后即可观看“代扫”全程。(3月21日《新京报》)查看更多申论热点独家模拟题及详细解析模拟题对于“代客扫墓”的行为,你有什么看法?【相关解读】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其习俗由来已久。明《帝京景物略》载:“三月清明日,男清明祭祖,担提尊榼,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望中无纸钱,则孤坟矣。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其实,扫墓在秦以前就流传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际,清明扫墓则是秦以后的事。一直到唐朝才开始盛行。中华民族历来是重视传统习俗的民族,清明祭扫,表达的是一种对已逝亲人们的怀念。依据传统的伦理,死者为大。因此,对逝者寄托哀思的方式,作为生者,无论磕头还是痛哭,都应该是自己真实情感的流露,而来不得半点虚情假意,更容不得半点戏谑的成分—由此看来,“代人扫墓”虽然上贡果、烧香、摆祭品、念悼词、磕头、放声大哭、喊爹叫妈,似乎全都完成得像模像样,但这只是在“演戏”,是花钱买来的一场表演而已—正如电影《私人订制》里,那令人啼笑皆非的“代扫”场景:两名工作人员,按部就班地焚香、烧纸、点蜡、跪拜、哭喊、录像等,实在哭不够,就拿话来凑。场面做得比主人亲力亲为还要像模像样,但心意呢?主客双方自然心知肚明,无需别人置喙的。不管怎样说,“代人扫墓”完成了扫墓的形式,表达不了自己亲临墓地看看坟、砍砍草、培培土、挂挂青、磕磕头的孝道和敬意。这样做只会让孝心贬值、诚意打折,最终寂寥的是自己的先辈们,欺骗的还是自己。【参考分析】“代人扫墓”的事情已经有好几年的历史了,虽然有用着,但大多数都是持反对态度。如今,清明节临近,这个话题再度火爆起来不仅仅是跟南京市雨花台功德园推出“代客扫墓”服务有关,更多的还是传统文化复苏的体现。慎终追远、思考生命的本质,出游踏青、享受大自然的魅力,是清明节的应有之义。清明节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有着传承孝道文化、传递感恩感怀的道德情怀。清明节将近,对于远在他乡的游子,如何扫墓成为了心头的纠结。既有祭祖思亲的情感需要交流和表达,也有客观现实带来的困难。于是,“代客扫墓”成为一些商家眼里的商机。从“私人订制”的传统祭奠仪式,到花钱请人在坟头代为磕头、代为哭泣、代为献花,可谓用户至上,无微不至。这种方式,放在陌生人看来,觉着这家人真孝顺,但如果知道是“代客扫墓”的话,估计形象立马就翻转过来了——真是丢祖宗的人啊!“代客扫墓”,表面看来,一边连着游子的需求,一边提供周到细致的服务,两厢情愿,皆大欢喜。但是,清明节的祭扫活动,是一件非常庄重的事情。既是一种情感的自我表达,更是对传统文化的弘扬传承。把对祖宗的思念之情商业化、让人带扫的无视化已经彻底违背了清明节产生以来承载的文化本意,更违背了国家把清明节作为法定节假日的美好初衷。如果真的是让人“代客扫墓”,还不如不扫,更不如因为无法回去在远方凭吊。【提出对策】清明时节开展祭扫活动,重要的不在形式,而更应该注重活动背后的内涵,更深切的是追远思亲的真情流露。古人在清明时节,远行他乡的游子回乡参加祭扫活动更为艰难。但古人会在外设祭,朝着故乡祖先墓地的方向,举香作揖虔诚祈祷。也有因清明时节无法回乡,为表达思乡、思亲情怀,留下千古传唱的诗文。古人的这些做法,就是对清明情怀的很好寄托和表达。其实,在阴历七月十五,全国各地都有人在各城市的路口等地方以烧纸、祭拜等方式凭吊先人。虽然这样有一些不卫生,但这种真心的思念却溢于言表,真的比较起来比起找人“代扫”要好的多!如果清明时节不能回乡祭扫,便以“代”的形式,搞一些没有情感载体、没有精神内容、没有情感互动和没有价值内涵的活动,不过是一些“表面功夫”,根本没有实际意义,反而更是“出洋相”、“闹乐子”。如果祖先真的泉下有知的话,才是真的要气的“祖坟冒烟”!原文链接:/2017/0504/1562911.html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