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6.1 神经网络基本介绍课件
第6章 神经网络辨识及其应用;神经网络辨识的特点; 人工神经网络(简称神经网络,Neural Network)是模拟人脑思维方式的数学模型。
神经网络是在现代生物学研究人脑组织成果的基础上提出的,用来模拟人类大脑神经网络的结构和行为。神经网络反映了人脑功能的基本特征,如并行信息处理、学习、联想、模式分类、记忆等。; 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工神经网络(ANN,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研究所取得的突破性进展。神经网络辨识是采用神经网络进行逼近或建模,神经网络辨识为解决复杂的非线性、不确定、未知系统的控制问题开辟了新途径。; 神经网络的发展历程经过4个阶段。
1、启蒙期(1890-1969年)
1890年,W.James发表专著《心理学》,讨论了脑的结构和功能。
1943年,心理学家W.S.McCulloch和数学家W.Pitts提出了描述脑神经细胞动作的数学模型,即M-P模型(第一个神经网络模型)。;;; 在美、日等国有少数学者继续着神经网络模型和学习算法的研究,提出了许多有意义的理论和方法。例如,1969年,S.Groisberg和A.Carpentet提出了至今为止最复杂的ART网络,该网络可以对任意复杂的二维模式进行自组织、自稳定和大规模并行处理。1972年,Kohonen提出了自组织映射的SOM模型。
3 复兴期(1982-1986); 1982年,物理学家Hoppield提出了Hoppield神经网络模型,该模型通过引入能量函数,实现了问题优化求解,1984年他用此模型成功地解决了旅行商路径优化问题(TSP)。
1986年,在Rumelhart和McCelland等出版《Parallel Distributed Processing》一书,提出了一种著名的多层神经网络模型,即BP网络。该网络是迄今为止应用最普遍的神经网络。;4 新连接机制时期(1986-现在)
神经网络从理论走向应用领域,出现了神经网络芯片和神经计算机。
神经网络主要应用领域有:模式识别与图象处理(语音、指纹、故障检测和图象压缩等)、控制与优化、系统辨识、预测与管理(市场预测、风险分析)、通信等。;神经网络原理
神经生理学和神经解剖学的研究表明,人脑极其复杂,由一千多亿个神经元交织在一起的网状结构构成,其中大脑皮层约140亿个神经元,小脑皮层约1000亿个神经元。
人脑能完成智能、思维等高级活动,为了能利用数学模型来模拟人脑的活动,导致了神经网络的研究。; 神经系统的基本构造是神经元(神经细胞),它是处理人体内各部分之间相互信息传递的基本单元。
每个神经元都由一个细胞体,一个连接其他神经元的轴突和一些向外伸出的其它较短分支—树突组成。
轴突功能是将本神经元的输出信号(兴奋)传递给别的神经元,其末端的许多神经末梢使得兴奋可以同时传送给多个神经元。; 树突的功能是接受来自其它神经元的兴奋。
神经元细胞体将接收到的所有信号进行简单地处理后,由轴突输出。
神经元的轴突与另外神经元神经末梢相连的部分称为突触。;; 神经元由三部分构成:
(1)细胞体(主体部分):包括细胞质、细胞膜和细胞核;
(2)树突:用于为细胞体传入信息;
(3)轴突:为细胞体传出信息,其末端是轴突末梢,含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
(4)突触:是神经元之间的接口(104~105个/每个神经元)。
通过树突和轴突,神经元之间实现了信息的传递。;;上图中所示的模型可描述为:
;神经元具有如下功能:
(1)?兴奋与抑制:如果传入神经元的冲动经整和后使细胞膜电位升高,超过???作电位的阈值时即为兴奋状态,产生神经冲动,由轴突经神经末梢传出。如果传入神经元的冲动经整和后使细胞膜电位降低,低于动作电位的阈值时即为抑制状态,不产生神经冲动。;(2) 学习与遗忘:由于神经元结构的可塑性,突触的传递作用可增强和减弱,因此神经元具有学习与遗忘的功能。
决定神经网络模型性能三大要素为:
(1)?神经元(信息处理单元)的特性;
(2)?神经元之间相互连接的形式—拓扑结构;
(3)?为适应环境而改善性能的学习规则。;Delta(δ)学习规则(梯度下降法)
误差准则函数:
;;神经网络控制的研究领域 ;(2) 神经网络控制器
神经网络作为实时控制系统的控制器,对不确定、不确知系统及扰动进行有效的控制,使控制系统达到所要求的动态、静态特性。
(3) 神经网络与其他算法相结合
将神经网络与专家系统、模糊逻辑、遗传算法等相结合,可设计新型智能控制系统。
;(4) 优化计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07 第七章 形成概念 掌握规律 (10级) 2013.4.5.课件.ppt
- 07第七章 巷道支护课件.ppt
- 08-%2b小学数学教学方法(2课时)课件.ppt
- 08年数学考试说明课件.ppt
- 08专业技术人才管理课件.ppt
- 1.1.6商务礼仪课件.ppt
- 1-组织行为导论课件.ppt
- 10本科管理学第十三讲领导艺术课件.ppt
- 10汉语言周玉梅课件.ppt
- 10社会学概论(第十章)课件.ppt
- 2024年江西省高考政治试卷真题(含答案逐题解析).pdf
- 2025年四川省新高考八省适应性联考模拟演练(二)物理试卷(含答案详解).pdf
- 2025年四川省新高考八省适应性联考模拟演练(二)地理试卷(含答案详解).pdf
- 2024年内蒙通辽市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逐题解析).docx
- 2024年四川省攀枝花市中考化学试卷真题(含答案详解).docx
- (一模)长春市2025届高三质量监测(一)化学试卷(含答案).pdf
- 2024年安徽省高考政治试卷(含答案逐题解析).pdf
- (一模)长春市2025届高三质量监测(一)生物试卷(含答案).pdf
- 2024年湖南省高考政治试卷真题(含答案逐题解析).docx
- 2024年安徽省高考政治试卷(含答案逐题解析).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