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07 第七章 形成概念 掌握规律 (10级) 2013.4.5.课件
物理教学论;复习提问:1.中学物理实验有哪几种方式的实验教学方法?;2. 演示实验的特点和作用是什么?;⒊ 演示实验的基本要求和注意点是什么?;4. 请说明实验课的教学形式、实验类型和一般过程。;5. 物理课外实验的特点和需具备的条件?;6.中学物理教学中,讲解法必须符合哪些基本要求?;7.中学物理教学中,什么是讨论法?讨论法需要注意哪些要求?;第七章 形成概念 掌握规律—— 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教学;问题讨论:;§7.1 形成概念、掌握规律的重要性(P119) ; 物理概念:反映物理现象和过程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P119);是客观事物的物理本质属性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物理事物的抽象。
物理规律(包括定律、定理、公式、原理和法则)是物理现象或过程的本质联系在一定条件下必然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性的反映。( P119 )
物理规律反映了在一定条件下某些物理量间内在的必然的联系。 ; 学生形成概念和掌握规律之间存在不可分割的辩证的联系。一方面形成概念是掌握规律的基础,概念不清,何谈掌握规律。另一方面,掌握物理规律可使我们从运动变化中,从物理对象与物理现象的联系中去进一步更深刻、更深入地理解物理概念。同时,有些物理概念,本身就是建立在物理规律的基础上的。
物理规律是物理概念在一定条件下必然的规律性的反映。 ; 二.在教学中使学生形成清晰物理概念,正确地掌握物理规律的重要性(P120-121)
㈠ 物理概念和规律是物理学的基础和主干
?
物理学内容的完整体系可由三部分组成:
⒈ 反映物质运动形式或基本特点和属性的物理概念;
⒉ 物理概念之间的必然联系即物理规律;
⒊ 由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出发运用逻辑的数学的方法,建立起的理论和得到的必要结论。
为数不多的物理基本概念,基本规律为基础和主干组成了中学物理的体系框架。 ; ㈡ 使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重要的物理基本概念,掌握有关规律是物理教学的关键
认识论角度:
① 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单位和形式;
② 概念、判断、推理是理性认识和三种形式;
③ 抽象思维过程就是运用概念和规律进行推理的过程。
概念的形成和规律的建立二者之间存在不可分割的辩证的联系。
概念不清,谈不上掌握规律;掌握规律可加深理解物理概念,例:形成正确惯性概念才能掌握牛顿定律,又可理解惯性概念。 ; ㈢ 形成概念和掌握规律的过程是发展学生认识能力开发智力,培养品德,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在这个过程中经一系列学生的动手、动脑、动笔、动口等活动,准确掌握概念、规律,这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认识过程。认识的能力是在认识的实践活动中发生,发展的。总之,不论从掌握物理知识,还是发展能力,品德教育等都必须十分重视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教学,才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7.2 物理概念、规律的教学要求(P122) ;⒉ 怎样进行研究的(包括哪些主要的物理现象、事实,运用了怎样的手段和方法——观察实验法,理论分析法,数学运用法等)?
懂得研究方法:
⑴ 概念——抽象概括法:① 共同本质属性;② 某一属性物理量比值定义 等。
⑵ 规律——
① 实验归纳法:从实验结果中分析、归纳、概括总结出来;
② 理论分析法:利用已有概念、规律由逻辑推理,数学推导得出 等。;⒊ 通过研究得到怎样的结论(包括概念是怎样定义的,规律是怎样叙述的,它们的数学表达式怎样的等)?
⒈ 定义概念的方法:
⑴ 操作定义法(如长度);⑵人为规定法(如惯性) ;⑶ 比值定义法(如密度)。
⒉ 建立概念的方法:
⑴ 概念建立; ⑵ 概念同化; ⑶ 概念顺应。☆
3.获得物理规律的常用的两种途径:
⑴ 实验归纳法; ⑵ 理论分析法。 ◎;⑴ 概念建立:从经验出发通过辨别、抽象、分析、假设、验证、概括等思维活动,获得一类事物或现象的共同特征,形成科学概念。(如力的大小,运动快慢,冷热程度等。)
⑵ 概念同化:利用已有的认识结构,联系新知识,使新知识在原有知识基础上达到新的认知平衡实现概念的同化。(如“功率”→P、t、数学比值知识→v联想)
⑶ 概念顺应: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差别较大或不易建立联系,需修改原认知结构或重建新认知结构,从而达到认知平衡,即概念顺应。(如初中“电压”:水流→水压→U类比)☆;⒋ 某个概念、规律的物理意义是什么(包括概念和规律反映了事物怎样的本质属性及其联系?物理量的量值是多少?量度单位是什么?适用条件、适用范围怎样等)?
内涵:反映物理现象、过程所特有的本质属性。例:密度ρ、电阻R=U/I(物理意义)
外延:具有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的对象,概念反映哪些对象。例:力、重力的概念 (适用范围);⒌ 某个概念、规律有什么重要的应用(包括应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