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材料科学基础
实验指导书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材料工程学院
中心实验室
2003.1
目 录
实验一 (1)金相显微镜的构造及使用——— 2
(2)金相试样的制备———————10
实验二 铁碳合金平衡组织观察————-—17
实验一 (1)金相显微镜的构造及使用
一、实验目的
1.了解金相显微镜的光学原理和构造。
2.初步掌握金相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及利用显微镜进行显微组织分析
二、概述
利用金相显微镜来观察金属及合金的内部组织及缺陷,是材料研究方法中最基本的实验技术。它在金相研究领域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利用金相显微镜在专门制备的试样上放大 100~1000 倍来观察金属及合金的组织与缺陷的方法称为金属的显微分析法。显微分析方法可以大致了解金属及合金的组织与化学成份的关系;可以确定各类金属经不同的加工与热处理后的显微组织的变化与性能的关系;可鉴别金属材料中存在的缺陷,如各种非金属夹杂物——氧化物,硫化物等在组织中的数量及分布情况,晶粒度大小、裂纹的走向、各种表面组织以及焊接组织的情况等。
在进行显微分析时,使用的主要仪器是金相显微镜。金相显微镜主要是利用光线的反射将不透明物体(如金属,岩石,塑料等)放大后进行观察研究的。在讨论金相显微镜的构造和应用之前,需要先简要地介绍一些有关显微镜的基本理论。
三、显微镜理论的基 础知识 图1—1放大镜的光学原理图
众所周知,放大 AB—物体 A’B’物象 f— 焦距
镜是最简单的一种光学仪器,它实际上就是一块凸透镜,利用它就可以将物体放大,其成像光学原理如图 1—1所示。 当物体 ( AB ) 放在透镜与其焦点 ( F ) 之间,则经过透镜的光线就会分散开来,从放大镜后面观察,可以看到一个放大了的正虚象 ( A’ B’),此像的长度与物体长度的比值(即A’B’/AB)就是放大镜的放大率(放大倍数)。
显微镜不是像放大镜那样由单个透镜组成,而是由两个(实际上是两组)透镜所组成的。对着所观察物体的透镜叫做物镜,而对着眼睛的透镜叫做目镜。借助物镜与目镜的两次放大,就能使物体放大到很高的倍数。图1—2 所示是在显微镜中得到放大物象的光学原理图。
图1-2 显微镜的光学原理示意图
所观察的物体 AB 放在物镜之前离焦点F1略远一些的地方,光线由物体上反射穿过物镜经折射后,就得到一个放大了的倒立实象 A’B’ ,并处于目镜焦距F2之内,眼睛通过目镜观察实象 A’B’,结果就得到经过两次放大的倒立虚象 A”B”,这就是我们在显微镜下研究实物时所观察到的物象。
由于人眼的正常视距 ( D ) 为 250mm, 所以在显微镜在设计上让目镜处观察到的倒立虚象在距离眼睛 250mm 处成象,这样可以看得最为清晰。从图 1—2 可知,只有物镜对物体起放大作用,而目镜只是放大由物镜所得到的物象。
显微镜的主要性能有:
(1)显微镜放大倍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M可由下式决定:
M总=M物 * M目=250-L / F1*F2
M物——物镜的放大倍数
M目——目镜的放大倍数
L——显微镜的镜筒长度
D——明视距离250mm
F1——物镜的焦距
F2——目镜的焦距
F1、F2越短或L越长,则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高。在使用时,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就是物镜和目镜的放大倍数的乘积。
(2)显微镜的鉴别力和数值孔径之间的关系:显微镜的鉴别率是指它能清晰地分辨试样上两点间最小距离d的能力。在普通光线下,人眼能分辨两点间的最小距离为0.15~0.30mm,即人眼的鉴别率为0.15~0.30mm,而显微镜当其有效放大倍数为1400倍时,其鉴别率d为0.21*10-3mm,d值越小,鉴别率越高。鉴别率可由下式计算出来:d =
( ——入射光线的波长
N.A——物镜的数值孔径
显微镜的鉴别率取决于使用光线的波长和物镜的数值孔径,与目镜没有关系。当波长一定时,则数值孔径越大鉴别率越高。由上式可以看出,当(值越小时,鉴别极限d值就越小,即物镜的鉴别能力越高,在显微镜中就能看到更细微的部分。同样情况,当数值孔径 (N.A值) 越大时d值也就越小。数值孔径大的物镜聚光能力强,能吸收更多的光线,使物象更加清晰。数值孔径N.A可用下列公式求得:
N.A = (·sin(
式中:(——物镜与物体间介质的折射率
(——物镜孔径角的一半
从式中可知,当(和(值越大时,数值孔径就越大,物镜的鉴别能力也就越高。
为了增加(值(即孔径角)可增大物镜的直径,但物镜直径的增大将会使球面象差和色象差的校正增加困难,故通常采用缩短透镜焦距的办法来解决。另外也可提高介质的折射率(来提高数值孔径值。若在物镜与试样之间滴入一种折射率较大的介质,如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村干部考试试题.docx VIP
- 项目核心筒内爬式液压布料机施工方案.pdf VIP
- 物流师(二级):配送管理三.docx VIP
- 限制类医疗技术(2025年版)及相关管理要求.docx VIP
- 2025上海市宝山区高三英语二模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2025上海市长宁区高三英语二模试题及答案.pdf VIP
- 心悸ppt课件_原创精品文档.pptx VIP
- 【2025届上海高三英语二模】2025届上海市浦东新区高三英语二模试卷与答案.pdf VIP
- 多级逆流双极膜电渗析系统再生酸碱操作规范.docx VIP
- 2025四川泸州古蔺县人民法院招聘劳务派遣制审判辅助人员10人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