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酸化对双季早稻氮素吸收及产量的影响论文.docVIP

土壤酸化对双季早稻氮素吸收及产量的影响论文.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土壤酸化对双季早稻氮素吸收及产量的影响毕业论文 目 录 摘要 3 Abstract 4 1 材料与方法 5 1﹒1试验地点和材料 5 1﹒2 试验设计 5 1﹒3测定指标与方法 5 1﹒4数据处理及分析 5 2 结果与分析 5 2﹒1土壤酸化对早稻产量的影响 5 2﹒2土壤酸化对干物质生产的影响 7 2﹒3土壤酸化对氮素吸收的影响 5 3 小结与讨论 10 3﹒1小结 10 3﹒2讨论 10 参考文献 13 致谢 14 当前,随着人口与环境资源的矛盾日益突出,土壤酸化逐渐成为当今国际社会最引人注目的环境问题之一。我国的酸性土壤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双季稻种植区,面积约为2.04×108 hm2[1]。众多研究表明[1-5],我国南方土壤变化整体表现为酸化,其中水稻土的pH下降幅度最大。土壤pH是作物生长发育的重要环境因子,土壤酸化使土壤pH降低,造成土壤盐基离子大量淋失、活性铝溶出、重金属活化和生物活性降低[6]。这必定会对农作物产生一定的影响,并最终体现在产量上。但由于作物生长的复杂性,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比较好的方法来计算因土壤酸化造成的作物产量的损失。据粗略估计,酸沉降引发土壤酸化而造成水稻、玉米、小麦等农作物产量的损失在5%-15%之间郑有斌曾报道重庆地区酸沉降造成水稻27.7%及玉米29.6%的产量损失[7]福克斯[8]等对水稻耐酸性的研究表明,尽管水稻是耐酸性较强的作物,在pH5.0-6.0条件下也能正常生长,但当pH降到5.0以下时,其生长将受到严重影响,产量明显下降。Mengel[]等研究发现,水稻对硝态氮和铵态氮的吸收所需的最适宜pH分别是4.5-6.0和6.7-7.0[10]等研究结果也表明,低pH值的土壤介质对水稻吸收铵态氮有极强的抑制作用。水稻是世界三大粮食作物之一,其中双季稻产量我国水稻产量50%以上,对保障粮食安全有着重要作用。随着我国南方土壤酸化的不断加剧,土壤酸化影响双季稻生产的问题也将会日益突出。本试验通过不同的土壤酸化处理,研究土壤酸化对双季稻产量的影响,以期为土壤酸化条件下双季稻生产提供理论依据。试验于2011年4月至11月在江西农业大学进行。供试土壤为本校科技园内的水稻土,土壤母质为第四纪红粘土,肥力中等,土壤PH值为6.4。供试品种为中嘉早17(常规稻)、淦鑫203、先农25、优I1501、金优4583个不同的酸化处理,土壤PH值分别调为3.5,4.5,5.5 10次。试验前将土壤全部风干粉碎,并充分混匀。17.5㎏,施纯氮1.65g,折合尿素3.59g,按基肥:分蘖肥:穗肥=5:2:3施用钾(K2O)1.8g3.0g,按基肥:分蘖肥:穗肥=7:0:3施用施磷(P2O5)量为0.9g,7.5g,全部作基肥施用。3月29日播种,4月27日移栽,每桶移栽3蔸苗,中嘉早174粒谷苗,其余品种每蔸插2粒谷苗。 1.3 测定指标与方法 (1)干物质积累测定:按茎鞘、叶分开包扎,在105oC下杀青20分钟,再用80oC烘至恒重,冷却至室温后称重[1]。氮素含量测定:,用FOSS—2300型全自动定N仪对其进行测定。 3蔸作为考种样品,考察产量构成并测定产量,重复4次。 1.4 数据处理及分析 用Excel 2003和DPS7.05处理数据。1可以看出,土壤酸化对早稻产量有重要影响,随着土壤pH值的降低,各品种产量显著降低。当pH降至5.5以下时,产量明显下降,各处理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与对照相比,土壤酸化处理后,中嘉早17的产量依次降低了11.07%、21.69%、66.68%203依次降低7.86%、10.73%、45.36%;先农25依次降低4.29%、10.86%、38.77%;优I1501依次降低7.68%、12.93%、36.13%;金优458依次降低9.91%、17.46%、32.61%;各品种产量平均降低了8.15%、14.46%、43.88%。可见,土壤酸化造成了早稻产量的严重损失。 从早稻产量构成因素上看,土壤酸化对有效穗数、每穗粒数及千粒重的影响较大,对结实率的影响规律并不明显。有效穗数随土壤pH的降低而呈下降趋势,当pH降至4.5以下时,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每穗粒数随土壤pH的降低先增加后显著减少,除中嘉早17外,最大值均出现在pH5.5处,但与对照的差异并不显著。随着土壤pH的降低,千粒重也呈现下降的趋势,当pH降至4.5以下时,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经相关分析表明,早稻产量与有效穗数、每穗粒数、结实率及千粒重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127**、0.8937**、-0.2321、0.7435**。由此可见,土壤酸化对早稻产量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降低了有效穗数、每穗粒数及千粒重。 表1 土壤酸化对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 品种 处理 有效穗 (穗/蔸) 每穗 总

文档评论(0)

你好世界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