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导学】(新课标)新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 1.13 辛亥革命考点集训 新人教版.docVIP

【名师导学】(新课标)新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 1.13 辛亥革命考点集训 新人教版.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课标)2018新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 1.13 辛亥革命考点集训 新人教版 一、选择题        1.(2016一中)右面的这幅题为《废员之希望》的漫画发表于1908—1911年间的清朝末年。它反映了(B)清末被淘汰官员的希望清廷卖官鬻爵贪腐严重清政府借机搜刮民脂民膏清末新政的实施【解析】漫画勾画的仕途由金山银山堆砌答案选B。(2016一中)一位宪法史专家评价某个历史文献时说:“它既对以前至高无上的皇帝权力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制约又对公民的基本权利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确认还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相互分工的理念。”这里的“它”指的是(A)《钦定宪法大纲》《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华民国约法》《中华民国宪法》【解析】审题“制约皇权”表明该宪法文献不属于中华民国而属于晚清时期。孙中山(1866—1925年)在回忆录中说:“28岁那年我就与20多个华侨在海外成立起革命团体决心用流血斗争推翻满清王朝。”孙中山“28岁那年”的主要行动是(C)他与革命党人一起发动广东沿海起义联合其他革命团体成立中国同盟会成立兴中会提出“振兴中华”的口号他领导华侨支持康有为和梁启超的戊戌变法运动【解析】从孙中山“28岁那年”可判断时间为1894年从“在海外成立起革命团体”可知这年在海外建立的革命团体为兴中会项正确。(2016一中)《同盟会宣言》宣告:“第一期为军政府督率国民扫除旧污之时代;第二期为军政府授地方自治权於人民而自总揽国事之时代;第三期为军政府解除权柄宪法上国家机关分掌国事之时代。俾我国民循序以进养成自由平等之资格中华民国之根本胥于是乎在焉。”这表明同盟会主张民国的民主之路是(C)专制——自治——宪治军C.军政——训政——宪政通过革命一蹴而就【解析】理解材料同盟会主张民主自由在中国应该“循序以进”分成三期一步步走。既不是独裁也不是一蹴而就。(2016一中)张謇说:“各省决心独立蓄根在政府三年内之反对立宪授柄在官收商办铁路之不合法而发机在荫昌汉口之战恣行杀略凡识时务者皆能知之既由极高之热度酿成一般之舆论潮流万派毕趋共和。”这反映的是(A)辛亥革命人心所向君主立宪广受反对商办铁路不合法规各省独立国家分裂【解析】审题:“潮流万派毕趋共和”体现的是辛亥革命时代各种派别纷纷响应革命走向共和之路。各省独立是表明不承认清政府而非国家分裂。 (2017一中)有学者在评价近代中国某次革命的历史意义时曾说:“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的事;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的事(B)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注意材料中强调某次革命的历史意义那就是该革命对中国社会发展影响深远的进步意义这个要从材料中的关键语句“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的事;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的事”得出来。前半句说的是民族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后半句说的是民权主义(创立民国)。说明这次革命的历史意义在于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故学者评价的革命是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的标志是B对。(2017雅礼)著名历史学家秦晖著文指出辛亥革命时期“‘民族意志’所要实现的是每个国民的利益、自由、公民权利和国民整体(国家)的对外主权而不是什么宗教、学派和思想的至高无上地位”。这说明辛亥革命时期的“民族意志”(D)以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为目标着重培养国民意识促进各种宗教、学派和思想的发展将实现人权与主权独立相结合【解析】据题干中“每个国民的利益、自由D。(2016附中)孙中山在《制定建国大纲宣言》中说:“试观元年临时约法颁布以后反革命势力不惟不因以消灭反得凭藉之以肆其恶终且临时约法而毁之而大多数人民对于临时约法初未曾计及于本身利害何若闻有毁法者不加怒闻有护法者亦不加喜。”由材料可知孙中山(C) A.《临时约法》未能体现资产阶级意愿资产阶级革命时机未成熟《临时约法》被毁有其必然的因素三民主义思想不符合当时的国情【解析】B、D两项说法本身错误排除;《临时约法》本身条款是体现出资产阶级意愿的项错误从材料可知《临时约法》被反革命势力利用大多数民众对临时约法的毁坏无动于衷可知项符合题意。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说:“辛亥革命……为2 132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A) A.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结束了国家被奴役的屈辱历史建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解析】依据材料可知其强调辛亥革命为一段2 132年的历史划上了句号结合所学应为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所以A项正确。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的是新文化运动;结束了国家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的是新中国的成立;D项材料无法体现。(2016雅礼)“共和建设之初所以艰难不易实现往往复返专制或帝制之理由乃因社会之惰力阻碍新法使不易行非共和本身之罪也。其阻力最强者莫如守旧之武人及学者。”陈独秀这段论述表明他认为辛亥革命后出现帝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feixi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