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遥感第2章 电磁辐射与地物的光谱特征
2.3.2 地表自身的热辐射 绝对黑体:发射率=1,即对所有波长黑体发射率都是一个常数1(反射率=0,透射率=0)。 灰体:发射率=常数<1,即灰体的发射率始终小于1且不随波长变化 。 选择性辐射体:其发射率随波长而变化(具有选择性吸收),而且<1。自然界中,绝大多数物体为灰体。 地物自身的热辐射: 地物的发射率随波长变化的曲线叫发射波谱曲线。发射波谱曲线的形态反映物体本身的特性。 地物的发射率与物体的组成、温度、粗糙度、颜色等物理特性有关。 表面粗糙、颜色暗,发射率高,反之发射率低。 地物的辐射能量与温度的四次方成正比,比热、热惯性大的地物,发射率大。如水体夜晚发射率大,白天就小。 地物自身的热辐射 返回 根据黑体辐射规律及基尔霍夫定律: M(λ,T)=εM0(λ,T) 式中,ε为物体的比辐射率或发射率; M为实际物体的出射度; M0为黑体辐射的辐射出射度 2.3.3地物反射波谱特征 返回 从太阳和地表的相互作用上可得: 地物的反射率 镜面反射 漫反射 地物的反射波谱曲线 太阳辐射到达地表后,一部分反射,一部分吸收,一部分透射,即: 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量=反射能量+吸收能量+透射能量 地表反射的太阳辐射成为遥感记录的主要辐射能量。 一般而言,绝大多数物体对可见光都不具备透射能力,而有些物体如水,对一定波长的电磁波则透射能力较强,特别是0. 45~0. 56μm的蓝绿光波段。一般水体的透射深度可达10~20 m,清澈水体可达100 m的深度。 反射率(ρ):地物的反射能量与入射总能量的比,即ρ=(Pρ/ P 0)×100%。 地物在不同波段的反射率是不同的。 反射率是可以测定的。 反射率也与地物的表面颜色、粗糙度和湿度等有关。 地物的反射光谱曲线:反射率随波长变化的曲线。除了不同地物反射率不同外,同种地物在不同的内部和外部条件下反射率也不同。一般来说,反射率随波长的变化,有规律可循,从而为遥感影象的解译提供依据。 物体的反射满足反射定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只有在反射波射出的方向才能探测到电磁波,水面是近似的镜面反射,在遥感图像上水面有时很亮,有时很暗,就是这个原因造成的。 不论入射方向如何,其反射出来的能量在各个方向是一致的。一般地物的反射近似漫反射,但各个方向反射的能量大小不同。 朗伯面:对漫反射面,当入射辐照度是一定时,从任何角度观测辐射面,其反射辐射亮度是一个常数,这种反射面叫朗伯面。自然界中真正的朗伯面很少,新鲜的氧化镁、硫酸钡、碳酸镁表面,在反射天顶角θ≤45°时,可以近似看成朗伯面。 实际物体的反射介于两种理想模型之间 返回 植物的光谱曲线 从植物典型的波谱曲线来看,控制植物反射率的主要因素有植物叶子的颜色、叶子的细胞构造和植物的水分等。植物的生长发育、植物的不同种类、灌溉、施肥、季节、气候、病虫害、土壤、地形等因素都对植物的光谱特征发生影响,使其光谱曲线的形态发生变化。 不同植被反射波谱曲线的比较 植被病虫害对其反射波谱曲线的影响 水分含量对玉米叶子反射率的影响 土壤的光谱曲线 土壤光谱曲线与土壤本身的颜色、质地的粗细、有机质和含水量等因素影响。 土质越细反射率越高,颜色越浅反射率越高。 有机质含量越高反射率越低 含水量越高反射率越低 因土类和肥力状况的不同而不同 不同波谱段的遥感影像上区别不明显 土壤的反射波谱特征 水体的光谱曲线 清水在可见光范围:水体的反射率总体是比较低。不超过10%,一般为4~5%,并随波长的增加而不断减低,到了0.6um处大约为2~3%。过了0.75um,水体几何成全吸收体。 在近红外波段清澈的水:为全吸收体,色调深,与地物有明显的界线,可以区分水陆界线; 热红外晚间成像水体呈浅色调;根据热红外传感器的温度定标,可在热红外影像上反演出水体的温度。所以夜间的热红外影像可用于寻找泉水,特别是温泉。 水体在微波1mm~30cm范围内的发射率较低,约为0.4%。平坦的水面,后向散射很弱,因此侧视雷达影像上。水体呈黑色。雷达影像是确定洪水淹没范围的有效手段。 岩石的光谱曲线 岩石的反射光谱特征与矿物成分、颜色、矿物含量、风化程度、含水状况、颗粒的大小、表面的光滑程度等因素有关。 常见地物的光谱曲线比较 常见地物的光谱曲线比较 返回 * 面向二十一世纪课程教材 遥感导论 电子教案 制作人:贾维花 第2章电磁辐射与地物的光谱特征 2.1 电磁波谱与电磁辐射 2.2 太阳辐射及大气对辐射的影响 2.3 地球的辐射与地物波谱 本章学习要求 本章学习要求 理解并掌握: 1.电磁波谱(特别是遥感常用的波段); 2.电磁辐射的定理(黑体辐射定理与实际物体辐射定理); 3.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影响及大气窗口; 4.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