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六、《三言二拍》课件
三言、二拍 与白话短篇小说 第六讲: 一、话本、拟话本小说的兴起 中国古代白话短篇小说的发展,大致经历了说话、话本、拟话本三个阶段。 “说话”是宋代说话的“小说”门类,主要是口头相传讲述故事,包括烟粉、灵怪、传奇、公案、朴刀杆棒、发迹变泰等内容,是我国短篇白话小说的早期形式。 “话本”则是说书艺人说话的底本。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说: “说话之事,虽在说话人各运匠心,临时生发,仍有底本以作凭依,是为‘话本’。” 这种说法被后来中国小说史研究普遍接受。 少有才名,行止颇为风流,热心科举,然科场蹭蹬,屡试不第,五十七岁才选为贡生。 崇祯年间做过福建寿宁知县,颇有政声。清兵渡江,参与抗清活动,至南明政权相继覆亡,忧愤而死。 代表他在通俗文学方面成就的是“三言”。 《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分别刊刻于天启元年前后、天启四年、天启七年。 各四十种,共计一百二十篇,约150万字。 凌濛初(1580—1644),字玄房,号初成,别号空观主人,浙江乌程(今吴兴)人。 十八岁补廪膳生,科场不利,转向著述。 五十五岁授上海县丞,后又因功擢徐州判官。 崇祯十七年,李自成义军逼近徐州,凌濛初竭尽全力争夺徐州要地,呕血而死。 《拍案惊奇》,即《初刻拍案惊奇》,撰成于天启七年,四十卷四十篇;续作《二刻拍案惊奇》,完成于崇祯五年。 凌氏“小引”可知,“二刻”也为“四十则”。 今存最完整的明尚友堂刊本,仅三十九卷,书末附凌濛初《宋公明闹元宵》杂剧一卷;第二十三卷与初刻第二十三卷相重,实有小说仅三十八篇。 二、“三言”、“二拍”内容的时代特征 “三言”“二拍”描写了市民阶层的情趣与追求,反映了明代独特的时代特征。 1、恋爱婚姻的题材比重很大,文学成就也最高。除一般意义反映青年男女追求自由婚姻外,更主要反映了新的市民爱情观。 常把“情”和“欲”放在“理”或“礼”之上,要求“礼顺人情”,提出了对传统道德的大胆挑战,意味着道德规则只有建立在满足人的正常情感需要的基础上,才有其合理性。 《乔太守乱点鸳鸯谱》(《醒世恒言》) 孙玉郎代姐姐到刘家行婚礼“冲喜”,夜与刘家女儿慧娘同眠,两人本各有婚约,却结下私情。刘家告玉郎诱骗其女儿,乔太守却判二人结为合法婚姻。 判词说:“移干柴近烈火,无怪其燃。”意谓人的情欲无法抑制。又说:“相悦为婚,礼以义起。”意谓两情相悦是婚姻的前提,而“礼”应该顺合人情的实际。 乔太守被赞为“不枉称青天”,代表了人们对尊重感情的婚姻关系的向往。 《卖油郎独占花魁》(《醒世恒言》) 描述感情成为美好婚姻基础的同时,突出了女性维护人格尊严的要求。 花魁娘子莘瑶琴作为一个名妓,周旋于公子王孙之间,在奢华的生活中感受到的却是人格的屈辱;而在卖油小商人秦重那里,才得到近于痴情的爱和无微不至的体贴。 她终于摆脱了对秦重身份地位的偏见,宁愿跟随他去过一种相濡以沫的朴实生活。 后当蒋兴哥遭到不幸时,王三巧千方百计营救,写出了二人情感的真挚。 渲染了二人分手过程中内心真挚而深厚的感情基础。 “二拍”的爱情婚姻题材,较之“三言”,表现主旨偏向有所不同。 “三言”的爱情故事,把“情”视为理想的人伦关系的基础;“二拍”在肯定“情”的至高价值的同时,更多地把“情”与“欲”联系在一起表现出来。 对女性的情欲也作了正面肯定,这些对传统道德观的冲击力更为直接强大。 以欢快的文笔描述商人的奇遇,突出商业活动中的偶然因素和把握机会的重要,赞赏了敢于冒险求财富的人生选择。 三、注重细节与心理描写的艺术特点 1、“三言”“二拍”兼容了传统书面语言和通俗文学说话的语言特征,形成了自己既通俗易懂、生动流畅,又不失书面语言雅致精炼的语言特色。 这些特点的艺术化表现,有赖于文言小说和话本小说传统的相互结合。 思考题 1、何谓“话本”、“拟话本”小说? 2、“三言”、“二拍”内容的时代特征。 3、 “三言”、“二拍”的艺术特点。 “二拍”描写爱情婚姻故事,和“三言”一样,常常对妇女的权利作出肯定。在对贞操观念的蔑视中,包含了在婚姻问题上的男女平等意识。 如《满少卿饥附饱飏》(《二刻拍案惊奇》)中,作者的一段议论可谓惊世骇俗: “却又一件,天下事有好些不平的所在。假如男人死了,女人再嫁,便道是失了节,玷了名,污了身子,是个行不得的事,万口訾议;及至男人家丧了妻子,却又凭他续弦再娶,置妾买婢,做出若干的勾当,把死的丢在脑后不提起了,并没人道他薄幸负心,做一场说话。就是生前房室之中,女人少有外情,便是老大丑事,人世羞言;及至男人家撇了妻子,贪淫好色、宿娼养妓,无所不为,总有议论不是的,不为十分大害。所以女子愈加可怜,男人愈加放肆。” 作者指出,男子续弦再娶、宿娼养妓,世人不以为意,而女子再嫁,或稍有外情,便万口訾议,这是不公平的。 明确表达两性关系上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