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温度控制器毕业论文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7
1.1 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7
1.2 相关技术的发展概况 7
1.2.1温度调节系统构成 7
1.2.2近年来国内温度调节系统的发展 8
1.2.3 近年来国外温度调节系统的发展 8
1.3 本文研究内容 9
第二章 控制器方案 10
2.1 控制器方案设计 10
2.2 控制器功能及原理 10
2.2.1控制器的基本功 10
2.2.2控制器原理图 11
2.3主要芯片概述 11
2.3.1 单片机AT89C51 11
2.3.2 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 12
2.3.3 二四译码器 14
2.3.4 锁存、译码驱动芯片芯片MC14995 15
第三章 硬件电路设计 17
3.1主模块 17
3.2键盘设定温度模块温度上下限设置模块 17
3.3温度采集模块 18
3.4报警电路 19
3.5温度控制模块 19
3.6源模块 20
3.7总结 20
第四章 课题设计总结 22
参考文献 23
附录1 24
附录2 47
致谢 49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温度控制系统在国内各行各业的应用虽然己经十分广泛,但从国内生产的温度控制器来讲,总体发展水平仍然不高,同日本、美国、德国等先进国家相比,仍然有着较大的差距。成熟的温控产品主要以“点位”控制及常规的PID控制器为主,它们只能适应一般温度系统控制,而用于较高控制场合的智能化、自适应控制仪表,国内技术还不十分成熟,形成商品化并广泛应用的控制仪表较少.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及加入WTO,我国政府及企业对此都非常重视,对相关企业资源进行了重组,相继建立了一些国家,企业的研发中心,开展创新性研究,使我国仪表工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目前,温度控制器产品从模拟、集成温度控制器发展到智能数码温度控制器。智能温控器(数字温控器)是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自动测试技术的结合,特点是能输出温度数据及相关的温度控制量,适配各种控制器,并且它是在硬件的基础上通过软件来实现控制功能的,其智能化程度也取决于软件的开发水平,现阶段正朝着高精度高质量的方向发展,相信以我国的实力,温控技术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为于世界前列!
1.2 相关技术的发展概况
1.2.1温度调节系统构成
系统主要包括单片机控制模块,温度采集模块,温度显示模块,温度上下限调整模块,温度调整模块等五大部分。系统总体框架如图1所示。
1.2.2近年来国内温度调节系统的发展
1、温度控制器广泛应用于家用电器,主要为冰箱、冷柜、空调、饮水机、微波炉等制冷制热产品配置。
2、在工业园购地或新建厂房,增添设备,可年产温度控制器500万只。目前国内市场价每只温度控制器11元,出口价每只2美元。年产500万只温度控制器,年产值可达6000万元,年利润可达1500万元,投资回收期3.5年左右
3、目前国内温度控制器生产企业较少,仅广东、江苏、辽宁、江西各有一家规模稍大一点的生产厂家,他们的生产能力远远不能满足电子温度控制器市场的需求。
4、温度控制器不仅在国内市场销售顺畅,而且在国际市场也十分看好,特别是日本、意大利、美国等国家对温度控制器产品的需求量很大,出口前景十分乐观。
5、由于沿海发达地区产业的梯度转移,科龙集团已在南昌新建分厂,上海华意集团也与江西签订了投资意向,江西境内的昌河集团微型汽车规模日益壮大,汽车、空调用温度控制器需求量也必将增大。
1.2.3 近年来国外温度调节系统的发展
因为温度控制器环节已经被纳入为分布式控制系统(DCS),个人电脑(PC)和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工业电子温度控制器全球市场的增长率在2003年为3.6%, 2004年为3.5%,2005年为2.5 % 。预计2006年全球市场的增长率仅为1.2% ,而预测2010年的综合年度增长率(CAGR)仅为0.7% 。
欧洲和北美工业电子温度控制器市场受到这一趋势的影响最大。这两个较大地区的市场预计将在2010年出现负增长。然而,亚太市场,较小的拉丁美洲和其他地区的市场预计仍将保持增长。
中国作为一个主要的制造中心和工业电子温度控制器市场的崛起是这一增长的驱动因素。OEM厂商以及众多的终端工业厂商已经开始转移到中国大陆,以获得低成本的劳动力和原料优势。日本经济的复苏同样推动该地区走出了停滞发展时期。OEM厂家和主要终端工业公司将制造业务向中国的转移,以及温度控制器价格的下降,是欧洲和北美工业电子温度控制器市场预测下降的主要原因。
此外,许多位于欧洲和北美的工业电子温度控制器供应商已经表明一旦准备充分,他们将很快在中国展开他们的制造工业电子温度控制器业务。通过在中国生产电子温度控制器,供应商不但可以获得更便宜的劳动力和原料的竞争优势,而且他们这样更接近主要的发展市场。
1.3 本文研究内容
本文重点对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