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文言句式3省略句固定句式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4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言句式3省略句固定句式课件

高中语文文言句式 ——省略句、固定结构 句子中省略某一词语或某种成分的现象,是古今共有的,不过,文言里这种现象更突出,而且有些在现代汉语中一般不能省略的句子成分,古文中也经常被省略。 (一)省略主语 主语的省略,文言文中最为常见。主要原因之一、是文言的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不独立作句子的主语。句子若是重复前边的词语又罗嗦,这样省略主语的句子自然就多了。句子中是否省略了成份,要以上下文的意思或整个语言环境去推断。翻译时,要根据具体情况把省略成分补出来。主语的省略,可分为“承前省”、“蒙后省”、“对话省’等形式。 1.承前省 (1)廉颇为赵将,( )伐齐,大破之。 (2)永州之野产异蛇,( )黑质而白章,( )触草木,( )尽死。 1.承前省 (1)廉颇为赵将,(廉颇)伐齐,大破之。 (2)永州之野产异蛇,(异蛇)黑质而白章,(异蛇)触草木,(草木)尽死。 2.蒙后省 (1)沛公谓张良曰:“……( )度我至军中,公乃人。” (2)( )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 2.蒙后省 (1)沛公谓张良曰:“……(公)度我至军中,公乃人。” (2)(尔)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 3.对话省 (1)(孟子)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王)曰:“不若与人。” (2)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今日之事)甚急。” 3.对话省 (1)(孟子)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王)曰:“不若与人。” (2)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今日之事)甚急。” 3.对话省 (1)( )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曰:“不若与人。” (2)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 )甚急。” 3.对话省 (1)(孟子)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王)曰:“不若与人。” (2)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今日之事)甚急。” (二)省略谓语 谓语是句子最重要的部分,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省略谓语的情况还是比较少的,不过在文言文中,省略谓语也不是非常个别的现象,尤其是并列的句子,如果一句用了某个动词,另一句同样的动词就可以省略。有时省略的谓语需要根据上下文补出,才能不影响意思的表达。 (二)省略谓语 谓语是句子最重要的部分,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省略谓语的情况还是比较少的,不过在文言文中,省略谓语也不是非常个别的现象,尤其是并列的句子,如果一句用了某个动词,另一句同样的动词就可以省略。有时省略的谓语需要根据上下文补出,才能不影响意思的表达。 (三)省略宾语 文言文中省略动词和介词后的宾语是比较普遍的,所省多是代词“之”。 1.省略动词后的宾语,如: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 )以事。 2.省略介词后的宾语,如: 成视,庞然修伟,自增惭怍,不敢与( )较。(蒲松龄《聊斋志异·促织》) (三)省略宾语 文言文中省略动词和介词后的宾语是比较普遍的,所省多是代词“之”。 1.省略动词后的宾语,如: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之)以事。 2.省略介词后的宾语,如: 成视,庞然修伟,自增惭怍,不敢与(之)较。(蒲松龄《聊斋志异·促织》) (四)省略兼语   “使、命、令”这类动词的宾语常兼作后边一个主谓词组的主语,这个词就称作兼语。现代汉语的兼语一般不能省略,文言里的兼语却往往被省略,所省多是代词“之”:   不如因而厚遇之,使( )归赵。 (四)省略兼语   “使、命、令”这类动词的宾语常兼作后边一个主谓词组的主语,这个词就称作兼语。现代汉语的兼语一般不能省略,文言里的兼语却往往被省略,所省多是代词“之”:   不如因而厚遇之,使(之)归赵。 (五)省略介词 古文中常常省略介词“于”,还有介词“以”、“自”等,这些介词与后面的宾语组成介宾结构,这个介词常常被省略。 1、将军战( )河北,臣战( )河南 2、大王见臣( )列观,礼节甚倨。 3、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 )金千斤,邑万家。 (五)省略介词 古文中常常省略介词“于”,还有介词“以”、“自”等,这些介词与后面的宾语组成介宾结构,这个介词常常被省略。 1、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 2、大王见臣(于)列观,礼节甚倨。 3、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以)金千斤,邑万家。 23.“何……为” 表疑问语气,译为“为什么……呢”。 ①人曰:“子,卒也,而将军自吮其疽,何哭为?”(《史记·孙吴列传》) ——有人说:“你儿子,只是个小兵,但将军亲自为他吮吸疽脓,你哭什么呢?” ②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现在人家是刀和砧板,而我们是鱼和肉,还辞谢什么呢? 24. “岂……耶”“岂……乎”“独……哉”,可译为“难道……吗”。 赵

文档评论(0)

dmdt505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