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离子体太阳能电池-02.ppt

  1.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等离子体太阳能电池-02

  金属颗粒散射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时,金属纳米颗粒散射截面远大于其几何截面 。 例如,共振时空气中银纳米颗粒散射截面大约是其几何截面的 10倍。散射光 以一定倾角在半导体中传播,有效增加了光程。 2006年,Derkacs等人研究将50~100nm金纳米颗粒沉积在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的ITO层上,金属纳米颗粒用于亚波长散射元件将来自太阳光自由传播的平面波耦合和限制在电池吸收层内。电池短路电流增加8.1%,效率增加8.3%。 2007年,Pillai等人将银颗粒沉积在SOI太阳电池和平面硅基电池上,在整个太阳光谱范围内分别获得33%和19%的光电流增长 2008年,Moulin等人报道将长300nm、高50nm的椭圆形银纳米颗粒集成在微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背反glass/Ag/TCO层上,之后又直接在玻璃上沉积银颗粒。 Fraction of light scattered into the substrate, divided by total scattered power, for different sizes and shapes of Ag particles on Si. Maximum path-length enhancement, according to a first-order geometrical model, for the same geometries as in a at a wavelength of 800 nm. Absorption within the particles is neglected for these calculations, and an ideal rear reflector is assumed. Metal nanoparticles scatter light over a broad spectral range that can be tuned by the surrounding dielectric. The plots show the scattering cross-section spectrum for a 100-nm-diameter Ag particle embedded in three different dielectrics (air, Si3N4 and Si). Dipole (D) and quadrupole (Q) modes are indicated. The cross-section is normalized to the geometrical cross-section of the particle. 入射光照射到金属表面,自由电子在电磁场的驱动下在金属和介质界面上发生集体振荡,产生表面等离子体激元,它们能够局域在金属纳米颗粒周围或者在平坦的金属表面传播。 表面等离子体激元增强光吸收原理 表面等离子体极化激元( Surface Plasmon Polarization, SPP) 局域表面等离子体激元(Localized Surface Plasmon, LSP) Light trapping by the excitation of localized surface plasmon in metal nanoparticles embedded in the semiconductor. The excited particles’ near-field causes the creation of electron–hole pairs in the semiconductor. 半导体材料中的微小纳米颗粒(直 径 5~20nm)可以作为入射太阳光的有效亚波长天线,实现近场增强,将表面等离子体波近场耦合到半导体层增加有效吸收截面。为了使天线能够有效地转换能量,半导体材料吸收率必须很高,否则吸收的能量耗散在金属的欧姆阻尼中。因此,微小金属纳米颗粒激发表面等离子体激元局域场增强常应用在有机、染料敏化太阳电池和直接带隙无机太阳电池中。   近场增强 2000年,Westphalen等人报道了银簇集成在ITO-ZnPc染料太阳电池上,实验发现有5nm的银的电池短路电流增大。 局域表面等离子体激元( LSP ) 在入射光的照射下,在金属纳米颗粒或者金属表面具有微结构或缺陷中,会形成局域化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金属纳米颗粒在可见光范围表现出很强的宽带光吸收特征,其实质是由于费米能级附近导带上的自由电子在电磁场的作用下发生集体振荡,共振状态下电磁场的能量被有效地转换为金属自由电子的集体振动。金属纳米颗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