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负反馈放大器设计与制作报告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设计与制作
一、技术指标
(1)工作频率:30HZ~30KHZ
(2)供电电源:直流电压源12~15V
(3)信号源:Ui =10Mv(有效值) 内阻Rs=50Ω
(4)输出要求:U0≥1v(有效值) 输出电阻10Ω 输出电流I0≤1mA(有效值)
(5) 输入要求:输入电阻20 kΩ
(6) 工作稳定性:当电路元件改变时,若ΔAu∕Au=10%,则ΔAuf∕Auf1%
二、方案论证
1、设计思路
由工作频率为30HZ~30KHZ知该放大器为交流放大器;由Rif20KΩ知,须引入串联负反馈,以提高输入电阻;由Ro10Ω知,须引入电压负反馈,以降压输出电阻;由Ui=10mV、U0≥1V推出:Auf≥=100;由=10%;<1%
推知反馈深度: 1+AF=≥10.故;
A=(1+AF)Af≥10×100=1000.
综上所述,此设计电路应为交流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
2.、 方案一 (如图所示)
(1)原理图
(2)工作原理
A1、A2组成第一级差动电路 输出 Uo1–Uo2=–(Ui1-Ui2)Au1
A2组成第二级差动电路 输出 Uo=(Uo2-Uo1)Av2
Ui1-Ui2=
即 Uo1-Uo2=
输出电压:
U0=-=-
令: R2=800.R=Rf=20K时;R=10K
U0=﹣
=-102Uid
其中,4个5PF的瓷片电容是相位补偿电容,防止电路自激
(3)主要参数
1)A1、A2、A3必须是CF351集成宽带运算放大器(0~50KHz)
2)Rid=100M?
3)Rod≤1?
4)当A1、A2如图所示时,放大倍数为-102
3、方案二
1、电路原理图(如图所示)
2、特点:双列直插塑封16脚
3、工作原理:与上述图1三运放仪用放大器相同,不同的是它是制作在一块芯片上的,型号是INA102,后一级是电压跟随器,型号是CF741。
4、四种放大倍数
表2-1
增益 引脚连接 增益 引脚连接 1 6和7 100 3和6和7 10 2和6和7 1000 4和7,5和6
3、.组成仪用放大器 (如图3所示)
图3
两个1F的电容为去耦电容。Rw为输入级失调调节电位器,将引脚③和⑥和⑦短接。Auf=100,A1为INA102,A2为CF741集成运放,组成电压跟随器。
由于无外接器件,故放大器的放大倍数的稳定性很好
4、方案三
1、原理图
由分立元件组成的负反馈放大器(如图4所示)
图4
2、工作原理:A1、A2是两级直接耦合放大电路
A3是射随器共集放大电路,用以降低输出电阻,提高带负载能力,如图所示时,放大倍数为102.
3、主要参数:
Rid=26K?
Rod≈8.6?10?
BW=300KHz
Av=1143
1+AvF=11
综上所述:负反馈放大电路是有基本放大电路和负反馈网络组成。由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等分立元件构成共基、共射、共集等基本放大电路。将输出信号的一部分或全部引回到输入端并使输入信号减小的某种电路称为负反馈网络。经过布线、焊接、调试等工作后负反馈放大电路形成。这种电路设计思路清晰,三方案均满足给定技术指标,但方案三由学校统一采购元器件,同时有能培养我们的手动能力,故选定方案三为本次设计终选方案。
三、电路设计
1、电路方框图
拟选定T1,T2,T3为3DG100A.=50.查半导体手册,3DG100的Pcm=100,ICM=20,U(BR)CEO≥20V,ICEQ≤0.01,fT≥150MHz.
2、参数估算
1)、第三级元件参数的估算。
∵ U0=1V. I0=1.=RL==1K
(1)确定Re3和VCC。取VCC=12V
一般取ICQ3=IEQ3=1+2Iom=1+2×1.4=3.8
或ICQ3=1+=1+=3.12
设定.IEQM=3.5.
由RE3=(1~2)RL.取RE3=2 K
(2)确定RB31,RB32
∵ UEQ3=3.5×2=7V,UBQ3=7.7V
IBQ3===70
由此.IRB31=(5~10)IBQ3
故 IRB31= 5 IBQ3=5*70=0.35
∴ RB31===22 K
RB32===12.3 K
取 RB32=13 K
(3)确定C2和C3
由于是三级放大,由fL=30HZ,fH=30KHZ
= fLn==≈15HZ
FHn==59KHz n=1,2,3
∴ Ri3=RB31//RB32//(1+β3)
=22/13//51×0.67≈6.6 K
忽略第二级的输出电阻(图Rc2 单出)则
C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