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1《碳的多样性》.ppt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3.1《碳的多样性》

* 第三章 第一节 碳的多样性 溶洞中的 石花、石笋、钟乳 图中的钻石重约五十克拉价值高达五百万美元在一九三四年芝加哥世界博览会上被评为美国最完美的钻石。 世界上最大的钻石 ——库利南一号 美丽的珊瑚 金刚石 石墨 一、多种多样的碳单质 石 墨 深灰色、硬度小、不透明、易导电的片状固体,熔点极高。 金刚石 金刚石是硬度最大,熔点最高的单质,无色透明的晶体,无自由电子,不导电。 C60 灰黑色的固体,不导电,又名富勒烯 活动探究:为什么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种单质 的性质相差这么大呢? 2. C的三种不同单质的结构特点 (1)金刚石的结构特点: 每个C原子与他周围的4个C原子形成正四面体结构 金刚石的结构 石墨的结构 天然石墨 (2)石墨的结构特点: a.C原子呈层状排列,每片上的所有C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 b.每层上的每个C原子都与其他的3个C原子相连,层上C原子形成了正六边形 (3)C60的结构特点: 球状结构,形似足球,又称足球烯。 335pm 核间距142pm 结论: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金刚石 石墨 C60 3.同素异形体: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性质不同的单质,叫做该元素的同素异形体。 例如:C元素的同素异形体有:金刚石、石墨、C60,O元素的同素异形体有:O2、O3,P元素的同素异形体有:红磷、白磷 注意:同素异形体的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相似。 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只含碳元素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B、金刚石和石墨具有相同的空间结构 C、石墨转变为金刚石属于物理变化 D、C60也是碳的单质 注意:同素异形体的物理性质不同, 化学性质相似。 C元素的同素异形体有: O元素的同素异形体有: P元素的同素异形体有: 金刚石、石墨、C60 O2、O3 红磷、白磷 D 二、广泛存在的含碳化合物 阅读教材64页,找出身边广泛存在的含碳化合物 Na2CO3与NaHCO3物理性质比较 水溶性 色态 俗 名 碳酸氢钠 碳酸钠 名 称 白色固体 苏打或纯碱 小苏打 都易溶于水 但溶解度S碳酸钠>S碳酸氢钠 用途: Na2CO3主要用于制造玻璃、造纸业和食用碱; NaHCO3主要用于做糕点时的发酵粉、食用碱。 2NaHCO3===Na2CO3+CO2↑+H2O △ 碳酸氢钠受热分解实验装置: 一、Na2CO3与NaHCO3的相互转变 ⒈ Na2CO3转变成 NaHCO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⒉ NaHCO3转变成Na2CO3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a2CO3+CO2+H2O = 2NaHCO3 2NaHCO3+NaOH = Na2CO3+H2O 2NaHCO3===Na2CO3+CO2↑+H2O △ 碳酸 加热;加碱 碳酸盐 碳酸氢盐 二、如何鉴别Na2CO3与NaHCO3 ? 三、除杂: 1.如何除去Na2CO3中少量的NaHCO3? 2、如何除去NaHCO3溶液中少量的Na2CO3? 答:1.固体:加热; 2.溶液:加CaCl2溶液 答:1.固体:加热 2.溶液:加适量NaOH溶液 答:通入适量CO2 三、碳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 1.自然界中碳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 自学:阅读教材P65-66内容,思考、讨论以下问题: (1)空气中的CO2从哪来,又到哪去? (2)若大气中没有CO2会怎么样?CO2过量又会怎么样? CO2进入大气的途径: 1.火山的喷发 2.动植物的呼吸和排泄 3.燃烧(化石燃料,森林) 4.动物的遗体经微生物分解等 CO2消耗的过程有: 1.植物的光合作用 2.在海水中溶解 没有CO2就没有生命 没有CO2就自然界就少了很多奇迹 CO2多了就会造成温室效应,海平面上升 阅读P66-67活动探究—溶洞的形成 原理: CaCO3 + CO2 + H2O = Ca(HCO3)2 模 拟 实 验 Ca(HCO3)2 == CaCO3↓ + CO2↑+H2O 2.生产和生活中碳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 交流研讨: (1)在高炉炼铁中是如何实现碳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的?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C + O2 == CO2 点燃 CO2 + C == 2CO 高温 3CO + Fe2O3 == 2Fe + 3CO2 高温 交流研讨: (2)在木炭燃烧中是如何实现碳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的?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2C + O2 == 2CO(氧气不足) 点燃 CO2 + C == 2CO 高温 C +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