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为不锻炼找借口.docVIP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别为不锻炼找借口

树无言(金台随感) 张安生《 人民日报 》( 2013年09月07日 ? 12 版) 健康时报记者 魏雅宁 《 健康时报 》( 2013年08月29日 ? 第?02 版) 苇浪烟波七里海(美丽中国) 柳 萌《 人民日报 》( 2013年09月07日 ? 12 版) 卫 庶《 人民日报 》( 2013年09月07日 ? 12 版) 文 心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零和游戏损人不利己(心理词典) 广州地铁运营事业总部心理咨询师 余小倩 《 生命时报 》( 2013年09月06日 ? 第?10 版) 开心一笑 《 生命时报 》( 2013年09月06日 ? 第?10 版) 白露养生先护肠胃(节气养生) 鼻子不通气 皮肤也敏感(健康警报) 常戴眼镜会加重近视吗 《 生命时报 》 树无言(金台随感) 张安生《 人民日报 》( 2013年09月07日 ? 12 版)   树是自然赐予人类最忠诚的朋友。   因为有树,人才得以生存,得以诗意地栖居。有多少时光因树而温馨,有多少美景因树而生动,树给予人的恩惠难以历数。因而,人们爱树,植树,护树,喜欢与树为邻,与树为伴,与树为友。但是,也有一些人出于自私或无知,做出种种伤害树的事。耳闻目睹,痛心疾首!   比如“大树进城”。将一棵在故土生长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大树从乡下搬到城里作为造景之用,令人痛惜!一棵树,从一株幼芽长成冠盖如云,是一个很神圣的生命历程。其间,倾注了根多少艰辛的掘进,寄托了枝多少自由的畅想,记录了叶多少欢乐的歌唱。年年岁岁,朝朝暮暮,大树已经习惯了生于斯长于斯的水、土、风,熟悉了生于斯长于斯的人、鸟、兽,与这片土地水乳交融,难以割舍。然而,一旦让它们别离故土,不用说斩根断臂使其大伤元气,单单对故土的怀想就让它们焦灼不已。人尚且有故土之恋,生于故土长于故土与故土共呼吸的树,当更甚于人对故土的依恋。可惜,我们并未想到树的痛楚,并不尊重树作为生命的存在,只是把它们作为一种摆设,搬来搬去,装点生活。即使现今的移植技术很高,进城的大树还是命运多蹇。不少树被活活折腾而死,活下来的也可能永远无法恢复往日的繁盛。树之寿本比人长,但是,却敌不过人的折腾。这是树的悲哀,还是人的悲哀?   对树的折腾,还有一种现象也很令人痛惜,就是“树无定所”。此种事情也大多出在城市里。有些城市的街道历史不短,但树总是长不大。原因是行道树过几年就要更换,栽了挖,挖了栽,似乎永无休止。还有些绿化很好、大树聚集的处所,因为拆迁,搞商业开发,其中的树便也骨肉分离、移居它地,很是可惜!树是城市的记忆。一个城市的历史,是靠包括大树在内的历史街区、精致建筑所蕴含的文化而保留传承下来的。譬如古城南京,以“梧桐之城”闻名中外,就是因它的主要街道和中山风景区以及许多院落遍植法国梧桐。树,作为一种生命存在,更作为一种文化存在,需要有一种稳定性、延续性,需要漫长时间的积淀,需要一代又一代人一以贯之地精心呵护,传承链上的任何一次破坏,都是致命而不可逆转的。   当然,城市的发展与保护前人栽植的树有时也会发生矛盾。南京建设地铁时就遇到这样的问题。要解决这一难题,关键是树在人心中的位置。南京市民在建设地铁过程中护树的决心表现了一种可贵的文化自觉,促使政府和施工单位将移树的数目尽量缩小。事实证明,城市发展不一定成为挖树的理由。在城市建设中应尊重树的生命尊严,敬重树的文化价值。   也许,在日常生活的许多地方,我们并没有想到树作为一个生命体的存在,而更多的是把它们作为一种任意供我们驱使利用的物件。有时,它是我们的晾衣柱,在两棵树上绑上绳索晾晒衣被,结果逐年长粗的树干被绳索勒成一圈凹陷的箍;有时,它是我们锻炼身体的器材,人们用身体撞击树干,或者吊在树枝上以锻炼臂力。灯光“亮化到树”也很普遍。许多城市的行道树上,经常挂着一串串景观灯,每当夜幕降临,火树银花,一派繁华景象。殊不知,承载着彩灯的树要忍受多大的痛苦!那些连接灯泡的电线要用钉子固定在树干树枝上,密密的钉子扎在树的躯体上,如果树有知觉的话,一定疼痛难忍。这还不算,经过一个白天喧嚣尘埃缠身的树,到了夜晚还要接受耀眼灯光零距离的闪烁照射,这等无休止的折磨,树何以堪?人有生物钟,昼出夜眠,树当然也需要休息。从另一方面来说,过度的城市亮化也是一种当禁的奢侈浪费。   树,是人类的朋友。我们一边享受着树的种种恩惠,一边却做出许多伤害树的事情,实在愧对朋友。树是地球上的君子。树不像动物,具有自卫的能力,有时还具有攻击性。树受到人类的侵袭、伤害时,既无法逃避,也不会反抗,甚至连痛苦的呻吟也听不到。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就对树无所顾忌、为所欲为。事实上,对每一种生物的尊重和保护,都是对人类自身的尊重和爱护。   树无言。请对树保留一份敬畏之心。 健康时报记者 魏雅宁 《 健康时报 》( 2013年08月29日 ?

文档评论(0)

38169766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