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工业机器人第六章课件
第六章 机器人应用及发展 §6.1 机器人应用 一. 典型机器人机构 1. 常见机器人机构形式(主要由前3个关节决定) 机器人 关节1 关节3 关节2 回转关节数 直角坐标式 圆柱坐标式 极坐标式 SCARA 关节式 P P P P P 1 0 P P R R R R R R R R 2 2 3 直角坐标式: 关节运动独立,运动学反解简单,操作较方便; 易于制造;可以获得很高运动精度;占地面积大; 适合精密装配等。 圆柱坐标式: 结构刚度较高,操作较方便; 占地面积大,移动副不易保护; 适合搬运等。 2. 机器人主要特点 极坐标式: 占地面积小,工作空间大; 结构刚度较小,移动副不易保护; SCARA式: 结构刚度较大; 适合精密装配及搬运等。 关节式: 占地面积小,工作空间大,运动灵活; 运动学计算量大; 适合立体操作。 3. 选用基本原则 运动形式最接近于要求的操作运动; 示教方便; 性/价比高。 4. 结构形式 5. 机器人手腕 开链结构:工作空间大,整体刚度小; 闭链结构:工作空间小,整体刚度大。 ? 大持重机器人常采用局部闭环结构!(图6-1) 图6-1 局部闭环结构 2自由度手腕:roll-pitch; 3自由度球腕:roll-pitch-yaw; 3自由度连续转动手腕:3个关节轴相交但不垂直,回转范围不受限制。 二. 机器人规格参数 驱动方式: ? 电机:最普遍! ? 液压:大型、大功率机器人用; ? 气动:快速、简单场合。 2. 控制方式: ? PTP:控制系统简单; ? CP:控制复杂,适合轨迹运动。 3. 机构形式 选择最适合的方式! 4. 关节轴数 与运动要求相适应! 5. 工作空间 注意形状和大小! 6. 持重 工作速度下允许抓取的额定物重。 7. 速度范围 要适合应用需要。 8. 重复定位精度 重复性操作关键指标之一! 9. 绝对定位精度 机器人末端执行器实际位姿与理想位姿间的统计差值。 10. 工作环境 工作电压; 环境温度; 易燃、易爆; 安全防护; … ? 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要求去做! 三. 我国机器人应用基本情况 1.工业机器人拥有量 年安装台数 实际装备量 2004年 3493 7096 2005年 4461 11557 2006年 5770 17327 2007年 6600 23900 2010年 7900 47000 数据来源:IFR 2005年中国成为了亚洲第三大机器人市场。 2013年中国机器人保有量13台,2020年将达170万台。 汽车制造、工程机械、电机、电子等行业的企业是中国今后对机器人需求最大的部门; 所需机器人的品种以点焊、弧焊、喷漆、装配、搬运、冲压等为主。 2.工业机器人应用领域 2001年至2006年我国工业机器人进口数据 进口数量(台) 进口金额(亿元) 2001年 3774 5.72 2002年 6324 7.86 2003年 9352 15.1 2004年 9175 21 2006年 10193 24.37 2012年世界机器人产销量达16万台,创历史新高。我国机器人市场规模约占全球市场的1/5。2011年我国进口机器人3.8万台,比上年增长62%,进口金额8.6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4%。 目前国际品牌产品占我国内市场份额超过90%。 2012年5月,《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正式发布,将机器人作为重点发展领域。中国机器人产业迎来战略性发展机遇。 从2008年至2013年,中国购买工业机器人的增幅平均每年为36%。 近年来,我国的机器人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 机器人应用工程起步较晚; 可靠性低于国外产品; 应用领域窄; 生产线系统技术与国外比有差距; 从事机器人研发和应用工程的单位相对较少; 工业机器人的拥有量远远不能满足需求量; 长期大量依靠国外引进。 3.基本情况 4.应用实例 一汽机器人汽车焊接生产线 射钉机器人 汽车装配机器人 铆接机器人 1600次/时的高速码垛机器人 四. 最新技术发展及成果 ABB(中国)旗下的上海ABB工程有限公司面向中国市场发布了其第五代机器人控制器产品。据了解,该产品配备了通畅的PC通信功能和图形控制界面,并可通过一台控制器控制多达4台机器人的总计36个轴。 哈工大研制的多传感器、高度集成的机器人灵巧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