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图.docVIP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寄生图

各种寄生虫图谱 ??????作者: HYPERLINK /ShowAuthor.asp?ChannelID=1AuthorName=作者未知 \o 作者未知 作者未知  来源: HYPERLINK /ShowCopyFrom.asp?ChannelID=1SourceName=食品伙伴网 食品伙伴网  时间:2007-7-28 15:53:47     【字体: HYPERLINK javascript:fontZoomA(); 小 HYPERLINK javascript:fontZoomB(); 大】   毛首线虫   寄生于盲肠。整个虫体形似鞭子,亦称鞭虫。虫体较大,呈乳白色,前部细长, 为其食道部,约占虫体长度的2/3,后部粗大,为其体部。 ... 但毛首线虫的感染性幼虫 是在虫卵内发育而成,并不孵化出来,在外界仅以感染性虫卵的形式存在。   钉螺   钉螺是一种贝类,它跟田螺、蜗牛一样,也是有一个右旋贝壳的腹足类。因为它很小,很像小螺丝钉,所以又被称为钉螺蛳,或简称钉螺。   钉螺的贝壳随着种类和地区的不同有很大的变化,有的壳面有纵的肋纹,有的壳面光滑。   钉螺的头部很发达,两个触角细长。在触角的基部外侧长着眼睛。它的吻和田螺的吻很相像,吻的前端有口,口里面也有齿舌。   钉螺是能够水陆两栖的螺类。幼体多喜欢生活在水中,成体一般喜欢生活在水线以上潮湿地带的草丛中。钉螺孳生的 HYPERLINK / \t _blank 环境条件一般可以分为三个类型:一个是“水网型”,指一些平原地区,河道纵横交错,钉螺多沿水线孳生于河流、灌溉沟渠等处,在水田、池塘中极少发现。在这类地区孳生的钉螺贝壳较厚,壳面有较细的纵肋;一个是“湖沼型”,指湖沼地区,钉螺多生活于湖沼沿岸带的湖汊、洲滩、草滩,江河沿岸的芦苇滩等处,这类地区孳生的钉螺贝壳大而厚,壳面纵肋粗大;再一个是“山区型”,指山地,钉螺主要分布于河道、稻田中,有些地区的山坡草地上也有,这些地方的钉螺贝壳较薄,壳面光滑无纵肋。   钉螺为雌雄异体,卵生。整年都可进行交配,以春季交配者最多,秋季次之。从11月到次年7月都可产卵,但以3—5月产卵最多。卵产于潮湿的泥土中,在适宜的温度下(16—23℃)不到一个月幼体即可孵出。孵出的幼体在食物丰富,气温适宜的情况下,两个月即发育成熟。   在淡水里生活的螺类中,有很多种类都是人类或牲畜寄生虫的中间宿主。有些寄生虫有一个阶段必须要生活在这些螺类的身体里,才能够再传染到人体或牲畜的身体里去,如果缺少了这个阶段,寄生虫就不能完成它的生活史,因而就不能继续生活,当然也就不能传染到人体或牲畜的身体里去了。所以,这些螺类就成了传染某些疾病的媒介了。   钉螺是日本血吸虫的中间宿主,而这种寄生虫又是引起危害我国人民非常严重的慢性病——日本血吸虫病的病原。日本血吸虫病在我国流行于南方的13个省、市。它寄生在人体的门脉系统的小血管里,其代谢物有毒,能破坏人体的组织,使人失去生理上的正常功能。因此,消灭钉螺是防治日本血吸虫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HYPERLINK /Article/UploadFiles/200707/20070728160131221.jpg \t _blank ? HYPERLINK /Article/UploadFiles/200707/20070728160150650.jpg \t _blank  并殖吸虫病 ? 并殖吸虫病(paragonimiasis)也称肺吸虫病,其病原为复殖目,并殖科,并殖属(Paragonimus)的卫氏并殖吸虫(Paragonimus westermani),主要感染犬、猫、人及多种野生动物,寄生部位为肺脏。我国已有18个省、市、自治区有报道,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 ??? 病原 虫体呈深红色,肥厚,卵圆形,体表有小棘,大小为7.5~16mm×4~8mm,厚3.5~5.Omm。腹面扁平,背面隆起。口、腹吸盘大小相似,口吸盘位于虫体前端,腹吸盘位于虫体中横线稍前。两条肠管形成3~4个弯曲,终于虫体末端。睾丸2个,分5~6枝,并列于虫体后1/3处。卵巢分5~6叶,位于睾丸之前。卵黄腺很发达,分布于虫体两侧。子宫内充满虫卵,与卵巢的位置相对。虫卵呈金黄色,椭圆形,不太对称,大小为75~118μm×48~67μm。 ??? 生活史? 发育需2个中间宿主。第1中间宿主为淡水螺,第2中间宿主为甲壳类。成虫在肺部的包囊内产卵,沿气管系统人口腔,咽下后随粪便排出体外。在外界 HYPERLINK / \t _blank 环境中,毛蚴孵出。毛蚴钻入第1中间宿主体内发育至尾蚴阶段。尾蚴离开螺体进入第2中间宿主体内变为囊蚴。犬、猫及人吃到含囊蚴的第2中间宿主,如溪蟹和喇蛄后,囊蚴在肠内破囊而出,进入腹腔,在脏器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