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溶解乙炔安全手册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MSDS
MSDS
化学品名称:乙炔(溶解乙炔)
企业名称:安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地 址:安徽省合肥市*****10号
邮 编:230011
应急咨询电话:0551-4533081
编写日期:2012年9月20日
企业
标志
化 学 品 安 全 技 术 说 明 书
第一部分 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称: 乙炔
俗名或商品名称:溶解乙炔
化学品英文名称:Dissotved acetylene
企业名称:安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郎溪路10号
邮编:230011
电子邮件地址:
传真号码:0551-4533545
企业应急电话:0551-4533081
技术说明书编码:
生效日期: 2012 年 10 月 20 日
国家应急电话:
第二部分 成分/组成信息
纯品√ 混合物在
化学品名称:溶解乙炔
有害物成分 含 量 CAS No.
C2H2 ≥98.0% 74-86-2
第三部分 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第2.1类,易燃气体
侵入途径:吸入
健康危害:急性中毒:接触10~20%乙炔,工人可引起不同程度的缺氧症状;吸入高浓度乙炔,初期兴奋、多语、哭笑不安,后眩晕、头痛、恶心和呕吐,共济失调、嗜睡;严重者昏迷、紫绀、瞳孔对光反应消失、脉弱而不齐。停止吸入,症状可迅速消失。具有弱麻醉作用。该物质空气中浓度达20%,会缺氧使人感到呼吸困难、头昏,达40%以上时,人会产生虚脱,若含有较多杂质时(如硫化氢磷化氢等)则中毒症状加快。
环境危害:该物质对环境可能有害,应特别注意对水体的污染。
燃爆危险:易燃气体,具有氧化、分解、聚合等因素引起爆炸燃烧。与铜、汞、银能生成爆炸性混合物,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燃烧,遇卤素会引起燃烧爆炸。
第四部分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无意义
眼睛接触:无意义
吸 入:发现人员中毒以后,应立刻将中毒者移至新鲜空气中,若症状持续,以输氧或人工呼吸,尽快请医生治疗。
食 入:无意义
第五部分 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极易燃易爆。与铜、汞、银能生成爆炸性混合物;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燃烧;遇卤素会引起燃烧爆炸。易燃气体,具有氧化、分解、聚合等反应而产生燃烧爆炸。要防止气瓶泄漏,通气条件要好,以防止环境浓度增大,要远离热源、火源。防止静电。与氧化剂反应很敏感。
有害燃烧产物:CO、CO2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切断气源,若不能立即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正在燃烧的气体。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CO2,化学干粉、砂。
灭火注意事项:建议灭火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消防防静电防护服。
第六部分 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露区人员至上风处,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将泄漏气瓶与其他气瓶分开放置,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雾状水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建议泄露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不得有火源,要防止静电,送充装单位处理。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消除方法:如有可能,将漏出气体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处或安装合适的喷头烧掉。
第七部分 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禁止敲击、碰撞,不得靠近热源和电气设备。防止曝晒,与明火距离一般不小于10米,瓶阀结冻时,严禁用火烘烤,必要时可用40℃以下温水解冻。严禁放置在通风不良及有放射线的场所,严禁倾倒,卧放,以免丙酮流出。开启阀门要轻缓,输气压力不得超过0.15MPa输气流量不应超过1.5~2米3/时·瓶。应备有消防和泄露应急处理设备。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仓温不宜超过30℃。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应与氧气、压缩空气、卤素(氟、氯、溴)氧化剂等分开存放。储间内照明通风等设施应采用防爆型,开关设在仓外。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储区应备有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和泄露应急处理设备。
第八部分 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最高容许浓度:中国MAC(mg/m3):未制定标准
苏联MAC(mg/m3):未制定标准
美国TLV-TWA:窒息性气体
美国TLV-STEL:未制定标准
监测方法:色谱法
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高浓度环境中,佩带供气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戴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工作服
手 防 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戴防护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严禁吸烟。避免长期反复接触。进入罐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
第九部分 理化特性
外观与现状:无色无嗅气体,工业品有使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