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家门口的汪终于清爽了九旬老人30年的心结打开了
2017.7.25 星期二 编辑 :胡旭 版式 :张金 校对 :胡红亚
现代金报 A07
编者按 :“五水共治”是浙江省政府 的重点工作 ,而 “剿灭劣V类水”是今年宁波市委市政府工作 的重 中之重。从今
天起 ,本报将推 出深化走转改 ·治水剿劣蹲点报道 ,首站选在杭州湾新 区 ,通过记者蹲点调研 ,全面反映杭州湾新 区在 “治
水战”上的特点 、实效 以及经验。
家门口的 “汪”终于清爽了
九旬老人30年的心结打开了
杭州湾新 区庵东镇力争10月底前完成全部剿劣任务
1306户人家 清淤换水后
“积 累在 河底30年 的淤泥没有 了,我们
几乎家家门前都有 “汪” 又是 “小清新”模样
这里变成 ‘绿水青 山’的好地方 了!”说起
在庵东镇马潭路村 ,住着 1306户人家 ,几乎人人 门前焕然一新的池塘 , 家住杭 州湾新 区庵 “原来淤泥 已经没过我的腰 了 ,现在好 了 ,你们看
家门前都有一片池塘 ,当地人叫它 “汪”。 东镇 马 潭路 村 91 岁 的余 丁 来 大爷 乐开 了 看 多清爽 ,米又好淘 了 。”说起 现在 的 “汪 ” ,老 爷子
说起这个 “汪” ,还是有故事的。听村 民讲 ,早些时 怀。 而这一改变要 归功于庵 东镇 小微水体 的脸上满是笑容 。
候 ,马潭路村所在的位置是一片滩涂 ,有时涨潮潮水会 一点不夸张 ,余大爷家旁边 的 “汪 ”如今 已是 一
冲垮塘坝 ,进入老百姓居住的地方 ,所以人们在造房子 整治工作的实施 。 副 “小清新 ”的模样 ,清澈 的水面在微风 吹拂下轻轻
时刻意挖出一个 “汪” ,然后在 “汪”边用泥土堆起来 , □通讯员 赵春阳 记者 彭媛 摄影 记者 张培坚 流动 ,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片种满绿植 的浮 岛 ,让人
在垫高的地基上造房子 。这样一来 ,村 民就不再惧怕海 心情舒 畅 。在池边还立 了一块公示牌 ,上面写有责任
水入侵 ,干燥的房子居住起来 自然也更加舒适 。 人信息和整治 目标 。
不过 ,在当时可不是人人都能挖 “汪 ”的 ,只有当 听村 民说 ,今年4月 ,村里来人把河道的水都抽干
地的大户才会在 门前挖 “汪 ” ,然后大户生 了儿女 ,房 了 ,清理 了淤泥 ,再把干净 的水填 回去 。 “晚饭 吃好 ,
子都建在 “汪”的周边 ,年复一年 ,一代又一代 , “汪 ” 河边乘乘凉 ,多好 。”一位阿婆跟金报记者说 。
周边居住 的人就越来越 多 。村 民们用 “汪 ”里 的水生
活 ,也用来养鱼 。
庵东镇力争10月底前
“汪”病 了 完成全部剿劣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