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学理论.ppt

  1.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病因学理论

第六讲 病因与经络学说;讲授提纲;第一节 病因学说;病因的分类: (一)外感病因:包括外感六淫、疠气。 (二)内伤病因:包括七情内伤,饮食失宜,劳逸过度。 (三)病理性病因:指痰饮、瘀血、结石。 (四)其它病因:包括虫兽咬伤、结石。金刃所伤、跌仆努伤,药邪、医过、胎传等。;一、六淫;1、风邪;(2)风性善行、数变:风性善动不居,行无定处;数变,风性来去迅速,变幻无常。 病位游移不定;发病迅速,传变快。 (3)风为百病之长: 寒、湿、燥、热诸邪多依附于风而侵犯人体,风邪四季常在,侵袭人体致病机会最多,常为外感邪气致病的先导。 古人常把风邪作为外感致病因素的总称。;2、寒邪;3、暑邪;4、湿邪; (2)湿性重浊:“湿性类水。湿性秽浊不清。症状沉重、重着;分泌物、排泄物秽浊不清。 (3)湿性粘滞:湿邪具有粘腻不爽,滞???不畅之性。症状粘腻不爽,病程缠绵难愈。 (4)湿性趋下,易袭阴位: 因湿性类水,水性就下,故湿邪具有趋下的特性。 “伤于湿者,下先受之。”;5、燥邪;6、(火)热邪;二、疠气; 致病特点: 1、发病急骤,病情危笃;2、传染性强,易于流行;3、症状相似;4、传染有特异性,一气一病。 疠气形成和流行原因: 1、自然气候反常——冬日打雷,十栏九空。 2、环境污染,饮食不洁。 3、未及时做好预防隔离工作。 4、社会因素。;三、内伤病因;七情与脏腑气血的关系: A、情志活动以五脏精气为物质基础: “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思、忧、恐。” 五脏精气可产生相应的情志活动。肝--“怒”、心--喜、脾--思、肺--忧、肾--恐。 B、脏腑气血变化亦影响情志的变化 “血有余则怒,不足则恐。” “肝气虚则恐,实则怒;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2、饮食失宜 饮食失宜包括饮食不节、不洁、偏嗜等。 饮食不节:过饥:“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 过饱:聚湿、生痰、化热,痰饮、小儿疳积。 饮食不洁: “秽饭、馁肉、臭鱼……食之皆伤人……六畜自死,皆疫死,则有毒,不可食之。” 饮食偏嗜:五味偏嗜—五味各有不同的作用;饮食偏寒、偏热;偏嗜饮酒—长期或过量饮酒,内生湿热,损伤脾胃。;3、劳逸失当 包括过度劳累和过度安逸。 过劳:包括劳力、劳神过度、房劳过度。 劳力过度,又称“形劳”。耗伤机体正气而积劳成疾,即“劳则气耗”。 劳神过度又称“心劳”。指思虑太过,劳伤心脾而言。;四、病理性病因;2、瘀血 血行不畅而瘀;气滞致瘀。血液粘滞不行而成瘀,血热致瘀;血寒致瘀;各种内、外伤,血出致瘀。“久病从瘀”,“老年多瘀”。“瘀血不去,新血不生”; 疼痛:多为刺痛,部位固定不移,夜间痛甚;;肿块:体表皮肤青紫肿胀,体内为瘀积,质硬固定不移; 出血:血色紫暗,或有瘀块; 望诊:面色、唇、甲青紫,舌有瘀点、瘀斑;久察则面色黛黑,肌肤甲错。;3、结石 指体内湿热浊邪,蕴结不散,久经煎熬所形成的砂石样病理产物。 形成原因:饮食不节——偏嗜肥甘厚味,内生湿热,蕴结成石;情志内伤——情志不遂,肝失疏泄,胆汁郁结;服药不当——长期过服药物,脏腑失于通降。 阻滞气机;病程较长,病势轻重不一;发作时疼痛剧烈如刀绞。;五、其他病因; 2、各种外伤 大多属意外损伤,多由机械暴力或意外因素致形体组织损伤而成。 包括枪弹伤、金刃所伤、跌打损伤,持重努伤、烧烫伤、冻伤、溺水、虫兽咬伤、雷电击伤等。;3、药邪 是指因药物加工、使用不当而造成疾病的因素。 炮制不当;用药过量;配伍不当;用法不当;滥用补药。发病急,病势危重;表现为中毒症状。;4、医过 是指由于医生的过失造成病情加重或滋生它疾的因素。 形成原因: 语言不妥;文字不规范;失治、误治;操作不当。 ;5、先天因素 指人在出生前已经潜伏着的可以致病的因素。——胎传。 胎弱,亦称胎怯。指胎儿禀受父母的精血不足,以致先天禀赋薄弱。胎毒;第二节 经络学说;一、 经络;十二正经与五脏六腑密切相联,其质量如何,直接影响脏腑功能,为全身经络的主干部分。 奇经八脉则是十二正经传注的纽带,平衡其中真气的盛衰。 络脉为横向分布的线路,在表里与经脉相配合。 经脉是直行的主干,包括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按照其阴阳属性与所属脏腑命名为: 手太阴肺经、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经、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 手太阳小肠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十二经脉循行的规律: 手的三阴经是从胸部走向手指; 手的三阳经是从手指走向头面; 足的三阳经是从头面走向足趾; 足的三阴经是从足趾走向胸腹。;奇经八脉并不随十二经循环流注,而是错综于十二经脉之间,故称为“奇经”; 其中冲、任、督三脉都起于小腹内,带脉是环腰一周。 奇经八脉能调节控制十二经脉,在养生学中尤为重要。 络脉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