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五经博士与私学教育的双向互动.pdfVIP

汉代五经博士与私学教育的双向互动.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汉代五经博士与私学教育的双向互动.pdf

2009年第3期 黑龙江社会科学 No.3,2009 (总第1 SocialSciences General.No.114 14期)Heilongjiang 汉代五经博士与私学教育的双向互动 王洪军 (哈尔滨师范大学《北方论丛》编辑部,哈尔滨150080) 摘要: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立太学以教于国”的政治主张以后,官学成为汉代政治教育和经学传播 的主导力量。而具有独立学术特色和传播方式的私学,并没有因为官学的蓬勃发展而被削弱,相反成为官学 教育的有益补充,特别是保存了五经之外的学术思想和文化的传承。官学和私学的相辅相成促进了汉代政治 格局、思想文化的发展以及汉民族文化心理的形成。 关键词:官学;私学;互动 中图分类号:1206.2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4937(2009)03—0093—05 我国具有悠久的教育历史,商代贵族已有学校教育,到了周代,教育制度渐趋完善。周天子失官之 后,学在四夷,庠序之事废坠失闻,私学教育呈现了蓬勃发展的态势。秦统一六国后,为了“别黑白而定 一尊”采取了焚书坑儒、禁毁私学的极端政策,而“以吏为师”的寡德少恩断送了秦始皇朝思暮想的万世 基业。私学因其私而不绝如缕,故闻鲁中“弦歌之音”。汉初“尚有干戈,平定四海,亦未皇庠序之 事”…”,但是私学所孕育的大师频出,为汉代官学的确立提供了智力支持,形成了汉代官学和私学水乳 交融和谐共生的教育体系。 一、“立太学以教于国” 汉初政治内Jl-交困,封侯者多为布衣卿相,与民休息的黄老思想盛极一时,所以未及实行学校教育。 汉文帝时,虽有贾山提出“定明堂,造太学,修先王之道”…跚的礼政思想,由于受黄老“君王南面术”的 政治制约,贾山的建议并未引起汉文帝的重视。五经博士制度确立之后,董仲舒在“天人三策”中郑重 地提出:“养士之大者,莫大乎太学。”…“2其后,在汉武帝的支持下,公孙弘建议“为博十官置弟子五十 人,复其身。太常择民年十八以上、仪状端正者,补博士弟子”【1]3594,从而形成了汉代中央官学——太学 的国家培养人才的教育方式。 到了汉成帝时期,太学的规模有了很大的发展。阳朔二年(公元前23年),汉成帝下诏公卿荐举博 士,曰:“古之立太学,将以传先王之业,流化于天下-tg_,。儒林之官,四海渊源,宜皆明于古今,温故知新, 通达国体,故谓之博士。否则,学者无述焉,为下所轻,非所以尊道德也。”llj3”显然,是在为太学挑选博 学多识、德才兼备的老师即五经博士。而据《汉书·礼乐志》记,刘向建议汉成帝,“宜兴辟雍,设庠序, 陈礼乐,隆雅颂之声,盛揖攘之容,以风化天下”…”。所以到了汉成帝末年,以孔子为布衣之士尚养徒 三千余人,于是增太学弟子员为三千人。因用度不足,“岁余,复如故”【11椰。汉平帝时,王莽作宰衡,扩 大了五经博士的家法,“增元士之子得受业如弟子,勿以为员”…娜,同时,建博士舍三十区、博士弟子舍 万区,博士以及博士弟子的人数当亦可观。 光武帝建武五年(29年),开始修建太学。范哗在《后汉书》中说:“光武初兴,愍其荒废,起太学博 士舍、内外讲堂,诸生横巷,为海内所集。明帝时辟雍始成,欲毁太学,太尉赵悫以为太学、辟雍皆宜兼 存。’’孙嘶 汉明帝即位后,完全继承了光武帝的统治政策,在思想和文化建设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提高儒学 的社会地位,举国加强经学的教育。永平二年(59年),明帝亲率群臣行大射之礼于辟雍,使天下郡国行 乡饮酒礼于学校。永平十五年,汉明帝利用东征平叛的机会,“幸孔子宅,祠仲尼及七十二弟子”[2.]llS。 儒者受此殊荣,值得称慕的不仅是受用者,而施加者的气度和风范更为人所称道。 收稿日期:2009一Ol一13 作者简介:王洪军(1968一),男,黑龙江海伦人,副编审,文学博士,从事先秦两汉文学研究。 ·93· 汉明帝在重视太学经学教育的同时,扩大了教育的范围。《后汉书·儒林传》称:“为功臣子孙、四 姓末属别立校舍,搜选高能以受其业,自期门羽林之士,悉令通《孝经》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