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读山海经这首诗体现了对
读山海经这首诗体现了对
篇一:2010一模诗歌鉴赏答案
朝阳一模
蟾宫曲·寒食新野①道中
(元)卢挚
②柳濛烟梨雪参差,犬吠柴荆,燕语茅茨。老瓦盆边,田家翁媪,鬓发如丝。桑柘外秋千
③女儿,髻双鸦斜插花枝。转眄移时,应叹行人,马上哦诗。
注:①寒食:我国古代的传统节日,在清明节的前一天。新野:县名,今属河南省。②老瓦盆:粗陋的
酒器。③髻双鸦:即双髻,髻色黑如鸦羽,称鸦髻。
①对下列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柳濛烟”一句描写初春时节,柳色如烟,梨花盛开,小雪霏霏,景色宜人。
B.“犬吠”两句写犬吠柴门,燕子在茅屋顶上欢快鸣叫,句式对仗,动静结合。
C.“老瓦盆边”三句写田家老翁老妇,白发如丝,在老瓦盆边饮酒,闲适自在。
D.结尾写“秋千女儿”转眼注视多时,大概是赞叹“行人”在马上吟诗的样子。(3分)答案:A(“梨雪”是说梨花似雪)
②请对“桑柘外秋千女儿,髻双鸦斜插花枝”两句诗作简要赏析。(4分)
要点一:“桑柘”两句,写透过桑柘树可见一个梳着双髻、头插花枝的女孩正在荡秋千。(解释诗句,1分)
要点二:运用了细节描写(白描)的手法。(说明手法,1分)
要点三:描绘了一个俏丽(活泼、快乐、调皮??)的农家少女形象。(概括形象特点,1分)
要点四:表达了作者对农家少女(田园生活)的喜爱。(说明思想感情,1分)
东城一模
12题。(共17分)
一剪梅 (南宋)刘克庄
①余赴广东,实之夜饯于风亭
②③束缊宵行十里强,挑得诗囊,抛了衣囊。天寒路滑马蹄僵,元是王郎,来送刘郎。
④酒酣耳热说文章,惊倒邻墙,推倒胡床。旁观拍手笑疏狂,疏又何妨,狂又何妨!
注:①实之:王迈,字实之,刘克庄好友。②束缊(yùn):捆乱麻做火把。③元:通“原”。④胡床:一种可以折叠的轻便坐具。
11.(7分)
① 下列对诗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束缊宵行十里强”,开门见山写出连夜行路的情景,紧扣小序中“夜”字。
B. “天寒路滑马蹄僵”,既写出天气恶劣、行路之难,又衬托出王迈为人热情。
C. “酒酣耳热说文章”,酒宴上作者与朋友不话别却谈起文章,作者构思巧妙。
D. “旁观拍手笑疏狂”,旁观的王迈鼓掌大笑,与作者高谈阔论的狂态相映成趣。 答案: D “旁观拍手笑疏狂”是指旁边有人听作者与王迈高谈阔论而拍掌笑话他们
的狂态。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这首词下阕的最后两句抒情很有特点,结合语境试作分析。(4分)
示例:“疏又何妨,狂又何妨!”一句运用了反复、反问的修辞,对那些旁观者直接表达出作者的坚定态度,可谓狂上加狂,雄放恣肆,豪情激越。
(评分标准:对诗句进行解说2分,结合诗句分析作者情感2分。)
12. 这首词刻画了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请选择其中的一个,结合诗句进行分析。(200字左右)(10分)
(评分标准:结合诗句2分,概括诗人形象2分,分析合理4分,语言有特色2分。)
宣武一模:
①新城道中(二首选一) 苏轼 ②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
③④ 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西崦人家应最乐,煮芹烧笋饷春耕。
[注]①此时是神宗六年春诗人在杭州通判任上出巡,于赴新城道中所作。②铜钲:铜锣。③西崦:西山。④饷:犒劳。
12.(7分)
⑴细致体会,说说这首诗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答案:这首诗流露出作者热爱自然、关注劳动、体察民情的愉悦之感。[(本题考查对古典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对作者情感的体察)评分标准:本题3分。“对自然美(或‘山村春色’)的赞赏”“对百姓欢乐的体察”(或对“田园之乐的推崇”)“对春耕劳作的欣赏”,答出一点给1分。若将后两点答成“对民情农事的关注”,可给2分。]
⑵从全诗来看,前二句“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有何作用?(4分) 答案:“欲山行”总启下文,为后6句写道中具体所见引路。②“东风知”“吹断积雨”流露出清新、快乐之意,为全诗奠定情感基础。③“东风知”运用了拟人手法,使人感到亲切,为下文表现内心舒畅营造了氛围。[(本题考查对古典诗歌表达技巧的鉴赏)评分标准:本题4分。任选两点作答,答对一点给2分。]
西城一模:
终南别业王 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一二两句说,作者自己进入中年以后即开始厌倦尘俗,晚年就归隐于终南山边。
B.三四两句说,作者经常独自游山赏景。“每”即“常常”,“胜事”指山中美景。
C.五六两句写游山之趣:沿着溪水行至尽头,还可以坐下来看白云从岩岫间生起。
D.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烟囱防腐工程方案设计(3篇).docx VIP
- JingChaDaXue《工业企业防火》期末试卷(A)参考答案.pdf VIP
- JingChaDaXue《化工安全技术基础》期末试卷(A)参考答案.pdf VIP
- 2025年贵阳市农业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校园招聘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第8课《陈太丘与友期行》课件(共28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24).pptx VIP
- 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建设问题与对策研究.docx VIP
- 2024年6月青少年软件编程图形化等级考试试卷三级真题(含答案).docx VIP
- “五育”融合背景下新时代校外劳动教育的实践路径——以布艺创新教育项目为例*-来源:中国校外教育(第2022004期)-中国儿童中心.pdf VIP
- 智能消防控制系统.pptx VIP
- 【消防史话】台湾地区消防历史沿革.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