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王晗青第十次普地作业
二〇一六年十二月四日 普通地质学 王晗青第十次作业
PAGE \* MERGEFORMAT5
有关五子顶土壤剖面的观察
1绪论
土壤是富含腐殖质的细粒而松散的生物风化作用的产物。土壤的厚度一般在50~60cm到1~2m。土壤剖面是从地面向下裸露的一段垂直切面,发育成熟的土壤剖面,根据其成分、颜色和结构特点,可分为三层:表土层、沉积层和母质层 ADDIN NE.Ref.{0C5C7D22-5372-4D41-9C3E-7F9B5178D6F8}[1]。
2正文
五子顶的土壤剖面呈黄褐色,在不同位置的剖面又具有不同的结构特征。根据校区施工建设的原因,笔者判断五子顶的所有土壤剖面均为人工剖面。
2.1五子顶土壤的划分
青岛五子顶位于鲁东的丘陵地区,隶属崂山山脉。岩石主要为中生代的花岗岩穿插侵入的变质岩区,构成如崂山这样的较大山体 ADDIN NE.Ref.{8BE108CC-DEF0-47FD-AFD8-CAD59E32DFB4}[2]。这些母岩的风化残积物是崂山土壤的主要母质。青岛五子顶位于暖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区 ADDIN NE.Ref.{053AE956-06DA-495C-90D6-D09015F298EF}[3],这种气候条件在成土的过程中会造成较强烈的化学风化和淋溶作用 ADDIN NE.Ref.{694AC6ED-5B8E-41EC-BFA0-6C63CE74849D}[4]。五子顶上的植被为夏绿阔叶林、常绿针叶林和灌木,且大多数为次生林。因此,笔者判断五子顶的土壤类型为褐土、棕壤土。
2.2剖面特征
五子顶土壤的表土层普遍厚度在30~40cm,其中枯枝落叶的厚度大约为5cm,冬季颜色呈现为灰黑色;腐殖质的厚度大约为20~30cm,颜色为棕褐色。在表土层中,原岩结构完全消失,土壤的形成是成土作用、氧化作用、水解作用共同的结果,主要由腐植土、粘土矿物组成 ADDIN NE.Ref.{624D034E-7EF7-4322-97EC-C7F7E888EFF7}[2, 5, 6]。
沉积层的厚度在笔者观察的三处剖面不同,其中一处仅有20cm,另一处约为40cm,最后一处无法观察出沉积层。五子顶沉积层的颜色均呈现白黄色,在沉积层中,原岩的结构得到部分保留,但是经淋滤作用已经变成碎屑,它的成分应为碳酸盐类物质(石英和长石居多),含很少的腐殖质。
五子顶的母质层是花岗岩,颜色是黄褐色。在笔者观察的三处母质层中,其中一处露出地表的部分全为裂隙层,约有2.5m,另外两处???未被风化的花岗岩。
图 SEQ 图 \* ARABIC 1几乎无沉淀层的土壤剖面
图 SEQ 图 \* ARABIC 2明显的人工土壤剖面
图 SEQ 图 \* ARABIC 3含显著裂隙层的土壤剖面
结论
青岛的五子顶作为崂山山脉的一个山丘,发育在花岗岩残坡积风化物之上,土壤经受侵蚀,呈弱酸性,发育程度弱 ADDIN NE.Ref.{87F775EB-0BB2-4FCD-98F7-0AE9B4A0D68E}[7]。只适合种植茶树、果树等经济作物。
土壤剖面分为三层。表土层发育良好,沉积层普遍发育不明显,母质层均为花岗岩。 ADDIN NE.Bib
参考文献
[1] 舒良树. 普通地质学[M]. 地质出版社, 2010.
[2] 刘光崧. 土壤理化分析与剖面描述[J]. 1996.
[3] 田咏梅, 马艳, 于进付, 等. 气候变化背景下青岛地区气候环境特征分析[J]. 海洋湖沼通报, 2012(4):10-15.
[4] 马雪华. 在杉木林和马尾松林中雨水的养分淋溶作用[J]. 生态学报, 1989,9(1):15-20.
[5] 崔振岭, 徐久飞, 石立委, 等. 土壤剖面硝态氮含量的快速测试方法[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05,10(1):10-12.
[6] 周厚云, 朱照宇. 土壤和风化壳的宇成核素研究[J]. 热带地理, 1999,19(4):365-370.
[7] 张春荣. 青岛市区土壤重金属生态地球化学特征研究[D]. 山东科技大学, 2011.
文档评论(0)